[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2957.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枫;朱黎明;胡绕;刘伍;殷习容;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徐小蓉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反射波 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观测系统 数据观测 覆盖 二维 采集控制模块 均匀间隔排列 反射点位置 高密度数据 安装基座 超声波 反射点 信噪比 照射 采集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包括一传感器列以及与其相连接的采集控制模块,所述传感器列由呈直线均匀间隔排列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固定于一安装基座上;相邻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3c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观测系统结构简单,通过传感器列的设置可使待检构件内的每个反射点位置被超声波从六次不同角度进行照射,形成六次覆盖共反射点道集,实现了对待检构件内部的高密度数据覆盖采集,增强了超声反射波的信噪比,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在检测对象表面布置单侧超声波检测多为一发一收的单通道模式,且仅仅利用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差异来对混凝土相关构件的缺陷及厚度进行检测,因此获取的信息量少,检测结果容易受各种干扰而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检测成果。
另一类钻孔超声波检测方法中,通常需要在检测对象内部实施多个钻孔用于分别放置超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这种检测方式首先不是无损的,钻孔对检测对象结构带来破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检测实施的成本。而钻孔超声波通常至少需要布置一发一收两个钻孔才能完成检测工作,其次此类方法的检测的覆盖范围也仅仅是钻孔连线之间的小范围,若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检测,则需要布置更多的发射超声波或者接收超声波的钻孔,实现对检测对象内部更大覆盖范围的检测,目前常用的跨孔超声波检测也多是通过一发一收获取超声波在两个探头之间传播的时间,并根据时间异常来检测跨孔之间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通过将12个超声波传感器呈直线均匀间隔排列,从而使每个反射点位置被超声波从六次不同角度进行照射,形成六次覆盖共反射点道集。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包括一传感器列,所述传感器列由呈直线均匀间隔排列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固定于一安装基座上。
相邻的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3cm。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为超声波收发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列与一采集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观测系统结构简单,通过传感器列的设置可使待检构件内的每个反射点位置被超声波从六次不同角度进行照射,形成六次覆盖共反射点道集,实现了对待检构件内部的高密度数据覆盖采集,增强了超声反射波的信噪比,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观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列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维六次覆盖的传感器列移动及共反射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标记1-4分别为:传感器列1、安装基座2、超声波传感器3、待检构件4。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六次覆盖超声反射波数据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列1以及与其相连接的采集控制模块,传感器列1具有一安装基座2,在安装基座2上垂直布设有12个超声波传感器3,前述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3在安装基座2上呈直线等间距间隔排列,相邻超声波传感器3之间的间距为3c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及的各超声波传感器3均具有收、发超声波的功能,采集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列1所采集的信号。
如图1、2所示,传感器列1用于对待检构件4进行超声波缺陷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2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