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3313.8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全胜;余新伟;胡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和化学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23;F16F15/02;F16F6/0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缓冲杆 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 底盖 防尘装置 减震效果 弹簧 内壁 风机本体 支撑杆 气囊 底座 减震 减震缓冲效果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座顶部 化工设备 固定座 内壁套 铰接 套接 生产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内壁的顶部与液压缓冲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杆的表面与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底盖内壁的顶部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该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通过底盖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的液压缓冲杆和液压缓冲杆表面套接的弹簧,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通过第一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气囊和第二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气囊,配合第一支撑杆底部铰接的第二支撑杆,提高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可用作多种聚合物的抗氧剂和稳定剂,与许多酚类抗氧剂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由于毒性低,可用于塑料制的医疗器械方面;目前在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的生产车间内,需要使用到除尘风机,而现在大部分除尘风机的减震功能都不是很好,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连接部位松动,所以需要一种减震效果好的除尘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震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内壁的顶部与液压缓冲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杆的表面与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底盖内壁的顶部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第一磁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与第一气囊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与第二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二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相对面为同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橡胶气囊,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内部均填充有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大小相同,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液压缓冲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液压缓冲杆分别分布在底座顶部的四角。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通过底盖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的液压缓冲杆和液压缓冲杆表面套接的弹簧,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效果,通过第一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气囊和第二固定座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气囊,配合第一支撑杆底部铰接的第二支撑杆,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冲击作用,从而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2、该减震效果好的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生产防尘装置,通过第一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磁铁和第二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磁铁,利用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间的相斥力,能够有效缓冲震动,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和化学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昌和化学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3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水器生产用直读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