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4100.7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耦合 耦合器 宽带定向耦合器 带状线 带宽 本实用新型 移动运营商 通信事业 移动通信 耦合线 频段 多节 覆盖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该宽带定向耦合器包括:4节相连的带状线,所述4节相连的带状线从左往右依次为:第1主耦合线、第2主耦合线、第3主耦合线和第4主耦合线。采用多节耦合线的设计方式提高耦合器的带宽,覆盖了移动通信的2G、3G和4G等频段,突破现有耦合器带宽较窄的限制,提高了耦合器的通用性,解决了移动运营商在网络升级换代时需要大量更换现有耦合器的麻烦,促进了通信事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生活持续、高速的发展,社会对通信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同时,人们对通信业服务的要求、通信速度也越来越高,相应的通信产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通信频段越来越密集化,从400MHz到5.8GHz的频段也逐渐趋于饱和,移动通信网从2G时代升级到3G、4G,甚至即将到来的5G时代,频段越来越多,每一次升级都将会有新的频段产生,所有旧设备都需要更新换代,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设备更新换代的资金成本,因此急需要一种频段足够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通信设备。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微波常用设备,常用于对规定流向微波信号进行取样。在无内负载时,定向耦合器往往是一四端口网络。定向耦合器常有两种方法实现,一为耦合定向耦合器,其耦合区长度为四分之一的整数倍,其直接输出和耦合输出端口在结构上不相邻,输出相位差往往是90度或180度,剩余的一个端口称为隔离端,理论上隔离端不输出任何能量。另一种为分支线定向耦合器,两输出端口结构上相邻,输出相位差也可以实现90度或180度,常用于强耦合场合。
但目前的定向耦合器普遍频带较窄,不能覆盖移动通信常用频段,每次移动通信的升级换代都要更新设备,给运营商造成巨大的成本投入,且耦合度和插入损耗等指标较差,急需要设计一种性能优良的超宽频带定向耦合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可以覆盖移动通信2G、3G和4G频段,突破现有耦合器带宽较窄的限制,提高了耦合器的通用性,为运营商减少更新设备的成本投入。
为实现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带定向耦合器,包括4节相连的带状线,所述4节相连的带状线从左往右依次为:第1主耦合线、第2主耦合线、第3主耦合线和第4主耦合线;
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隔离端与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耦合端相连;
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3主耦合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隔离端与所述第3主耦合线的耦合端相连;
所述第3主耦合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4主耦合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3主耦合线的隔离端与所述第4主耦合线的耦合端相连;
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输入端作为该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耦合端作为该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
所述第4主耦合线的输出端作为该宽带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所述第4主耦合线的隔离端作为该宽带定向耦合器的隔离端。
其中,所述第1主耦合线与第2主耦合线之间的间距为第1间距,所述第2主耦合线与第3主耦合线之间的间距为第2间距,所述第3主耦合线与第4主耦合线之间的间距为第3间距;满足1.26mm≤第1间距<第2间距<第3间距≤2.76mm。
其中,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宽度为第1宽度,第2主耦合线的宽度为第2宽度,第3主耦合线的宽度为第3宽度,第4主耦合线的宽度为第4宽度;满足2.457mm≤第1宽度<第2宽度<第3宽度<第4宽度≤3.557mm。
其中,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中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1主耦合线的耦合度的第1开路带状线;
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中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2主耦合线的耦合度的第2开路带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4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