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机防缠绕便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5584.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沈旭东;陈海焘;鲁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柱 本实用新型 半圆环片 条形缺口 新型耳机 便携器 防缠绕 横杆 内凹 打结 使用者提供 固定耳机 轴向延伸 硅胶带 圆环片 耳机 缠绕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耳机防缠绕便携器。包括中心柱、半圆环片和横杆,中心柱顶部的两侧各固定有一半圆环片,两个半圆环片之间的中心柱端面上开有条形缺口,条形缺口沿中心柱轴向延伸,中心柱的中部固定有横杆,中心柱底部开有内凹缺口,内凹缺口上连接硅胶带。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处理耳机缠绕打结的问题,能牢固的固定耳机的各个部分,使用简单,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产品辅助物件,具体是涉及了一种新型耳机防缠绕便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耳机绕线器的设计多注重对耳机线的处理而忽略了对耳机听筒和插头的处理。现有的鱼骨式绕线器将耳机听筒和插头暴露在外,没有任何保护,。对耳机线进行了收纳,并没有对听筒和插头加以固定,而耳机听筒和插头相比耳机线更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机防缠绕便携器,能更好地保护耳机听筒和插头的耳机绕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柱、半圆环片和横杆,中心柱顶部的两侧各固定有一半圆环片,两个半圆环片之间的中心柱端面上开有条形缺口,条形缺口沿中心柱轴向延伸,中心柱的中部固定有横杆,中心柱底部开有内凹缺口,内凹缺口上连接硅胶带。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六个横杆,六个横杆分别对称固定连接在中心柱的两侧,中心柱的每侧设有三个横杆。
所述的六个横杆相平行。
所述的硅胶带的两端连接在内凹缺口周围对称的两侧,且硅胶带平行于横杆布置。
所述的中心柱为空心圆柱。
所述的便携器整体采用硅胶材料制作。
所述半圆环片的直径大于中心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现实生活中耳机极易缠绕打结,而解开缠绕的耳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本实用新型可以把耳机线多余的部分收纳起来,不仅收纳了耳机的线,而且也设置了安置耳机的听筒和插头的装置,改善了一贯耳机绕线器将耳机听筒和插头暴露晃荡在外的现象,使得更加稳固地将耳机缠绕在装置上,也对耳机的听筒和插头加以一定的保护。
本产品能很好的处理耳机缠绕打结的问题,能牢固的固定耳机的各个部分,使用简单,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状态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状态之二。
图中:半圆环片1、条形缺口2、中心柱3、横杆4、内凹缺口5、硅胶带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包括中心柱3、半圆环片1和横杆 4,中心柱3为空心圆柱,中心柱3顶部的两侧各固定有一半圆环片1,半圆环片1的直径大于中心柱3的直径,半圆环片1用于安置耳机听筒端并包裹耳机听筒端起到固定和保护耳机听筒的作用。
如图1所示,两个半圆环片1之间的中心柱3端面上开有条形缺口2,条形缺口2沿中心柱3轴向延伸,条形缺口2用于将在半圆环片1安置耳机听筒端的耳机线引导出来并缠绕在中心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财经大学,未经浙江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5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按键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英语听力耳机固定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