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5639.4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哲;偶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用 净化水水质 净化水 二级反渗透装置 一级反渗透装置 反渗透装置 连通 酸性水汽提塔 出口 本实用新型 输入管路 预过滤器 下层 污水汽提装置 电渗析装置 多级反渗透 三级净化 三级浓缩 石油化工 水泵连接 煤化工 排出 废水 浓缩 上层 分流 达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回用净化水输入管路到预过滤器的入口,预过滤器下层出口连通一级反渗透装置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出口连通到二级反渗透装置入口和回用净化水输入管路,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出口连通到三级反渗透装置入口和一级反渗透装置入口,三级反渗透装置的上层出口排出三级浓缩液,三级反渗透装置的下层出口经三级净化水泵连接到二级反渗透装置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少量回用净化水进入多级反渗透或电渗析装置改善回用净化水水质,只产生极少量的浓缩废水,大大降低其中的Cl‑和Fe2+浓度,确保回用净化水水质的稳定达标,适用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领域污水汽提装置的塔底回用净化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中的酸性水汽提净化水回用工艺,具体是涉及了一种改善酸性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酸性水汽提装置是能源与化工工业中含硫、含氮废水的重要加工处理装置,经过处理后的酸水污染物含量达标后才可以排出。目前,我国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工艺主要有三种,即单塔低压全吹出汽提、单塔加压侧线汽提和双塔加压汽提等。其中单塔工艺在汽提塔底部分分离获得符合排放或回用达标的净化水,双塔工艺则在氨汽提塔底部得到净化水。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硫、高氮、高酸和含氯等低价劣质原油的加工比例逐年增加,导致石化工业酸性水排放装置中NH3、H2S和CO2等腐蚀性介质浓度上升,而且其它腐蚀性介质,例如Cl-和CN-浓度也在不断升高。酸性水在经过汽提塔汽提后,部分微量杂质,例如Cl-和Fe2+等无法全部汽提至塔顶,特别是在单塔加压侧线汽提工艺中,塔顶温度较低(40~50℃),Cl-几乎无法汽提至塔顶,导致酸性水中的Cl-大部分存在于塔底净化水中,造成严重的腐蚀问题。
当前,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对企业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酸性水汽提装置塔底净化水回用已成为石化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设计和执行合理的回用净化水工艺较为迫切。通常,使用回用净化水的设备一般是以除氧水的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相对于除氧水水质,塔底净化水中的杂质含量较高,净化水回用还会导致Cl-和Fe2+等杂质在净化水中的不断循环累积,使水质逐步恶化,显著加剧了石化工业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流动腐蚀速率,进而造成腐蚀性的泄漏、穿孔、爆管,引发非计划停工事故,经济损失惨重。因此,石化工业中迫切需要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提高酸性水汽提装置在变工况环境下的运行适应性,保障石化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酸性水汽提工艺存在的回用水腐蚀性强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在降低水资源消耗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回用净化水中腐蚀性杂质的含量,减少回用净化水的流动腐蚀特性,从而提高回用净化水的利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因回用水腐蚀性介质浓度高引发流动腐蚀失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装置实现:
一、第一种改善酸性水汽提塔底回用净化水水质的装置
装置包括预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净化水泵、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净化水泵、三级反渗透装置和三级净化水泵;回用净化水经管道连接到预过滤器的入口,预过滤器上层出口经管路排出上层悬浮液,预过滤器下层出口经管路连通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上层出口经管路连通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下层出口经一级净化水泵连接到回用净化水的输入管路,二级反渗透装置的上层出口经管路连通到三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管道,二级反渗透装置的下层出口经二级净化水泵连接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三级反渗透装置的上层出口经管路排出三级浓缩液,三级反渗透装置的下层出口经三级净化水泵连接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5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处理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