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5972.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翁懿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系统 波长转换元件 透光区域 波长转换区域 反射区域 环形区域 激发光束 激发光源 投影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学效率 穿透 | ||
一种照明系统,包括激发光源以及波长转换元件。激发光源提供激发光束。波长转换元件具有波长转换区域、反射区域以及透光区域。波长转换区域以及反射区域形成环形区域。透光区域被环形区域所围绕,其中激发光束用于穿透波长转换元件的透光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系统体积小可具有良好的光学效率。此外,一种具有上述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亦被提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投影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具有一种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投影机的架构中,其主要透过蓝光激光光束来依序地照射荧光轮的荧光粉与反射区以输出黄光与蓝光。当蓝光激光光束照射荧光轮的荧光粉时,荧光粉被蓝光激光光束激发而发出黄光,分光镜透过其波长范围分离的特性将黄光沿着一方向传递至色轮。当蓝光激光光束照射荧光轮的反射区时,将蓝光激光光束沿着另一方向传递。并且蓝光激光光束再藉由投影机中的光学元件(反射镜、透镜)以及对应的光路设置,将蓝光激光光束重新导引至色轮。这样的结构使用了大量的光学元件,而使整体的体积以及成本上升。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一种做法是在投影机中设置具有分合光元件的反射元件,反射元件与分合光元件的表面作为反射面。当蓝光激光光束透过分合光元件以照射荧光轮的荧光粉时,荧光粉激发出的黄光被反射面反射而往一方向传递。当蓝光激光光束透过分合光元件以照射荧光轮的反射区时,蓝光激光光束依序被反射面反射而沿着与黄光的同一传递方向传递。这样的作法是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但是当黄光光束或蓝光激光光束传递至反射面时,部分的黄光光束或蓝光光束会经由分合光元件而溢散至外界,而导致光学效率不良。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可使应用此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体积较小且可使应用此照明系统的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光学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其体积小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激发光源以及波长转换元件。激发光源提供激发光束。波长转换元件具有波长转换区域、反射区域以及透光区域。波长转换区域以及反射区域形成环形区域,透光区域被环形区域所围绕,其中激发光束用于穿透波长转换元件的透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上述的照明系统、滤光元件、至少一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其中滤光元件配置于来自照明系统的转换光束或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形成照明光束。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中,由于反射罩涵盖此透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被反射罩反射的转换光束或者是激发光束可以透过此透光区域出射而被分合光镜组导引以沿同一方向传递。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可以以较少的光学元件以及较小的体积以达到将激发光束与转换光束导引至同一方向的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在第一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投影装置在第二时间区间内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图1A与图1B中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图1A与图1B中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A是图1A与图1B中的分合光镜组的第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5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