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舱口内河游览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6422.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石科良;黄涣青;祝文倩;邓建通;吴猛;童星;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海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3/56;B63B3/4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02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壁板 舱口 船底板 内河 舞台设备 内底板 舷侧板 顶端连接 对称设置 放置区域 甲板边板 间隔设置 放入 稳性 船舶 舞台 安全 保证 | ||
一种大舱口内河游览船,包括船底板,船底板两侧分别连接有舷侧板,所述船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纵壁板,两个纵壁板呈对称设置,每个纵壁板的顶端分别通过甲板边板与对应侧的舷侧板的顶端连接为一体,两个纵壁板之间连接有内底板,两个纵壁板与内底板围成一个供舞台设备放入的放置区域。该大舱口内河游览船既可以布置舞台及舞台设备,又可以兼顾船舶的强度及稳性,保证船上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河游览船,特别涉及大舱口内河游览船。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的旺盛,对于城市旅行,乘坐内河游览船旅游观光越来越受青睐。目前,内河游览船的主尺度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吃水受航道水深的限制,总高受桥梁高度的限制,船长与船宽受航道宽度的限制等,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因此,在保住乘客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船舶的经济性,现有的内河游览船主船体一般包括船底板101及处于船底板101上方的主甲板102,船底板101与主甲板102通过两侧的舷侧板103连接为一体,如图1所示,结构简单,能满足普通游览需求,然而,因剧场需要,需在游览船上设置表演舞台,而表演舞台下方还需布置大量的舞台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空间,通常现有的内河游览船的水线到顶甲板的高度有限制,如8.4m以下,在减去船舶的干舷后,主甲板到顶甲板的高度不超过8m,这个高度仅能满足舞台的要求,则无空间布置舞台设备,如需布置舞台设备,则需将舞台区域的主甲板结构去除,这就破坏了主甲板结构的连续性,极大的削弱了船体的总纵强度,同时,由于主甲板缺少了一部分,形成了大开口,船舶一旦发生破损,其稳性则会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船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可以布置舞台及舞台设备,又可以兼顾船舶的强度及稳性的大舱口内河游览船,保证游览船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舱口内河游览船,包括船底板,船底板两侧分别连接有舷侧板,所述船底板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纵壁板,两个纵壁板呈对称设置,每个纵壁板的顶端分别通过甲板边板与对应侧的舷侧板的顶端连接为一体,两个纵壁板之间连接有内底板,两个纵壁板与内底板围成一个供舞台设备放入的放置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舱口内河游览船,在舞台设备放入放置区域后,可将舞台板盖在舞台设备上方,使舞台板与甲板边板平齐。通过在船底板上设置两个纵壁板,且两个纵壁板的顶端分别通过甲板边板与对应侧的船侧板的顶端连接,从而使船体结构的纵向强度与主甲板没有大开口前相当,保证了船体的总纵强度;而船底板与每侧的舷侧板、甲板边板及纵壁板形成了两个封闭的空间,在舷侧板破损时,有效保证船舶进水的区域只局限在这两个封闭的空间,避免水进入到放置舞台设备的放置区域内,保证了船舶有足够的浮力、稳性及舞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船底板与内底板以及两个纵壁板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船底板破损时,有效保证船舶进水的区域只局限在此封闭空间内,避免水进入到放置舞台设备的放置区域内,同样保证了船舶有足够的浮力、稳性及舞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可见,通过三个封闭空间以及纵壁板的设置,足以保证了船舶的游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有横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有纵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既设置有横舱壁又设置有纵舱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舱口内河游览船,如图2所示,包括船底板1,船底板1两侧分别连接有舷侧板2,所述船底板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纵壁板3,两个纵壁板3呈对称设置,每个纵壁板3的顶端分别通过甲板边板4与对应侧的舷侧板2的顶端连接为一体,两个纵壁板3之间连接有内底板5,两个纵壁板3与内底板5围成一个供舞台设备10放入的放置区域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海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海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6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体式救生船
- 下一篇:一种钢-空腔纤维层合板混合甲板板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