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7002.9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挠背器 本实用新型 药物涂抹 储药管 涂药 患者皮肤 塑料球头 可拆卸 蘸取 抓手 外部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所述的挠背器由抓手、塑料球头、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第四手柄、储药管组成。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挠背器的手柄可拆卸,当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组合使用时,可将储药管内药物涂抹到患者皮肤上;当第一手柄和第三手柄组合使用时,可从外部蘸取药物涂抹;当第一手柄和第四手柄组合使用时,可像普通挠背器一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
背景技术
涂药棒可将药物涂抹在用药处。目前医疗用的涂药棒大多采用前端包裹医用棉球的棉签棒,通过医用棉球蘸取药膏进行涂抹,由于医用棉球容易与药膏粘附,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涂药精度差,涂药效率低下,延长了涂药时间。
背后的肩胛骨区域,自己用手是不能触及到的,一旦因皮炎等情况需要抹药,自己无法给背部涂敷药膏。本发明利用挠背器进行改造,在其另一端加一个涂药端,可用其对手臂够不到的地方进行涂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3989448U公开了一种万向滚动涂药器,在手柄的顶端设有球窝和球头一配合设置的万向节,万向节通过连杆设有球头二,球头二外活动设有涂药层;涂药层四周为圆球形,顶尖为锥形;手柄为木质的,球窝和球头一为金属体。中国专利文献CN106389081A公开了一种带止痒药膏的痒痒挠,包括挠头、圆柱形手柄和多个挠齿,圆柱形手柄的右端设有螺纹孔;装置包括大圆柱,大圆柱的左端设有小圆柱,小圆柱的左端设有圆通孔,小圆柱的外螺纹与螺纹孔配合联接;小圆柱的左端部设有圆形铝箔;大圆柱的右端设有圆凹孔,止痒药膏盛装在圆凹孔内;大圆柱的右部的外壁设有环状凸台,外盖与环状凸台套合在一起;外盖内的底端的中央设有方形槽,螺杆的右端的方柱插入方形槽内;螺杆与挡圈的内螺纹配合联接,挡圈的外径端分别设有上滑块和对称的下滑块;大圆柱的圆柱形空腔的上壁厚部分和下壁厚部分沿轴向分别设有上方形长槽和对应的下方形长槽。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涂药的挠背器,所述的挠背器由抓手、塑料球头、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第四手柄、储药管组成;所述的第一手柄的头端与抓手连接,所述的第一手柄内具有空腔,空腔开口于第一手柄的尾端,所述的第一手柄的尾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二手柄的尾端弯曲,所述的第二手柄的尾端具有容纳塑料球头的容纳腔,塑料球头的大部分容纳在容纳腔内、不会滑脱,所述的第二手柄具有连通第二手柄的头端和塑料球头的空腔,第二手柄的空腔内可插入储药管,储药管的长度大于第二手柄,所述的第二手柄的头端具有与第一手柄尾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第三手柄的尾端弯曲,所述的第三手柄的尾端具有容纳塑料球头的凹槽,塑料球头的大部分容纳在凹槽内、不会滑脱,所述的第三手柄不具有连通塑料球头和第三手柄头端的空腔,所述的第三手柄的头端具有与第一手柄尾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第四手柄为实心手柄,所述的第四手柄的头端具有与第一手柄尾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第二手柄的塑料球头通过中心轴与第二手柄的容纳腔连接,第三手柄的塑料球头通过中心轴与第三手柄的凹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挠背器进行改造,在其另一端加一个涂药端,在涂药端设有塑料材质的球头,使用时,将球头蘸取药液或药膏后,利用挠背器的长柄,使球头和背部平时手无法够到的皮肤相接触,球头可通过向各种方向的滚动而使与球头接触的皮肤均匀涂抹到药液,实现对皮肤的治疗。
2、本实用新型其余实施例中的手柄可拆卸,当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组合使用时,可将储药管内药物涂抹到患者皮肤上;当第一手柄和第三手柄组合使用时,可从外部蘸取药物涂抹;当第一手柄和第四手柄组合使用时,可像普通挠背器一样使用。
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7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患者用推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眼部按摩的按摩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