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同步循环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土壤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8901.0 | 申请日: | 201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永辉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带 可渗透 同步循环 土壤修复设备 多层 修复 本实用新型 出料装置 从动传动 电极模块 刮料装置 机械结构 技术结合 进料装置 模块组成 污染土壤 主动传动 隔电板 隔料板 去极化 多环 自动化 | ||
一种多层同步循环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极模块、可渗透反应带、进料装置、出料装置、隔料板、刮料装置、隔电板、去极化装置、主动传动模块及从动传动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及可渗透反应带修复技术结合多环同步循环机械结构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工作,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可持续循环工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同步循环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土壤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和城市三旧改造的加快,因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而遗留的“棕地”超50多万块,这些场地的土壤污染对区域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乃至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当前,我国场地污染表现出多源、复合、持久、面广、量大等特征,其中,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破坏尤为突出。
针对场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法、固化-稳定化法、淋洗法、化学氧化法、热脱附法、植物法、电动力修复法、可渗透墙法等。由于污染场地土壤组成、污染物类型、性质等不同,特别是在不同污染物同时存在的复合污染情况下,单一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修复目标。
采用电动修复污染土壤时,处理效果受溶解度的影响很大,对溶解性差和脱附能力弱的污染物以及非极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好。如可渗透反应带中的填充材料与污染物的作用以及无机矿物沉淀除污染物的方式容易导致可渗透反应带堵塞,限制了可渗透反应带技术在土壤修复的应用,且传统装置的电极用的是整块石墨板作电极,由于土壤的密度、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电场分布不均匀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多层同步循环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土壤修复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及可渗透反应带修复技术结合多环同步循环机械结构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工作,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可持续循环工作的特点。
一种多层同步循环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土壤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极模块、可渗透反应带、进料装置、出料装置、隔料板、刮料装置、隔电板、去极化装置、主动传动模块及从动传动模块;所述电极模块有多个并结构相同,都是由多个电极支撑和电极板通过传动链的连接形成整体模块;所述本设备通过多个电极模块竖直阵列放置,每两组电极模块形成的中空位置水平且距离、长度相等,由此组成了具有多个相对同步同向运动的平直段反应空间进行电动-可渗透反应带修复土壤工作,土壤通过在多个平直段空间的移动实现电动、可渗透反应带同步进行修复工作;本实用新型此种设计避免了常规大面积单电极、单电源处理土壤方式出现的因土壤的密度、含水率及土壤组成成分分布不均匀而致使电场分布不均匀造成土壤修复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使用多组小面积电极板组和电源组,单个电极板组和电源组仅针对单组内土壤进行修复工作,且其中单组出现故障,对其他电极板组影响极小,加强了土壤修复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常规固定电极板安装方式无法有效的对电化反应后电极板生成的极化层进行去除工作,本实用新型使用循环工作方式,并添加了去极化装置,可在土壤修复的同时进行去除电极板极化层,保证土壤修复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具有侧盖,侧盖具有快速安装和拆除的特点,便于设备维修和易损件的跟换。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模块由多个电极支撑和电极板组成并通过传动链的连接形成环形结构,电极板使用金属或导电复合材料制作,电极板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链,其使用同步带、链条、齿形链及同类型传动装置,每个电极模块的一侧皆安装有固定于箱体侧边的电极滑块,电极滑块与电极板环形结构进行相切滑动配合,完成电极板带电和正负电转换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可渗透反应带使用纳米铁粉、活性炭和石英砂按照5:3:2混合组成,其结构为带状,具有形变能力,其运行通过主动传动模块及从动传动模块的主动传动和从动装置限位完成类等腰梯形形状轨迹,其组成类梯形的两个直线段分别铺设在电极模块形成反应腔的下部并与电极模块本身环形结构上直线段接触且同步运行,其作用是吸附污染土壤通过反应产生的重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永辉,未经蔡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8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土壤治理的开闭式毛细蒸发膜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