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9879.1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3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健;李斌;莫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健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气体净化装置 麻醉科 置物台 活性炭 密封门 拖箱 本实用新型 外表面中间 顶部设置 吸附能力 有机气体 占用空间 拖把 微孔径 粘合 滚轮 碳壁 通孔 凸块 吸附 相等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拖箱,拖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拖把,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密封门,密封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置物台,置物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该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将其顶部设计为置物台,物尽其用的同时解决了占用空间的问题,同时将活性炭改为椰维碳,椰维碳壁的表面积与装置主体一侧的表面积相等,且其外表面有多个细密通孔,并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有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椰维炭具有发达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微孔径,椰维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能力是普通活性炭的5倍,吸附速率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科是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乎所有手术之前都需要用麻醉科常用的异氟醚组、安氟醚组等对患者进行全身或者局部麻醉,其沸点较低,通过蒸发器蒸发成气态,伴随氧气输送给病人,从而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
现有的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大多是将气体引入机体后通过活性炭吸附,但活性炭吸附的效率较低,且需要跟换的频率过高,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同时手术室的空间较小,单独设置净化装置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活性炭更换频繁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拖箱,所述拖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拖把,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吸气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固定有百叶窗,所述吸气孔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附液箱,所述吸附液箱的另一侧固定有聚风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分别固定有离心扇b和椰维碳壁,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一侧固定有离心扇固定杆,所述离心扇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离心扇a。
优选的,所述吸气孔设置有多个,且其大小相同,并均匀排布,同时所述吸气孔贯穿于装置主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椰维碳壁的表面积与装置主体一侧的表面积相等,且其外表面有多个细密通孔,并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有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
优选的,所述密封门的外表面积与吸附液箱的一侧表面积相同,且其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间。
优选的,所述聚风管呈“漏斗状”,且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吸附液箱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百叶窗的大小为装置主体一侧大小的二分之一,且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百叶,并通过固定框与装置主体紧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健,未经谭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9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