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降水井封堵的封井端管以及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0159.7 | 申请日: | 201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恩;周友峰;田优美;张洁;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化市水务局;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06429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管 封水 透水缝 法兰片 降水井 封堵 翼环 本实用新型 建筑结构 盲板 钢管 螺栓 钢管顶端 钢管外壁 螺母连接 井壁管 水泥管 降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降水井封堵的封井端管以及建筑结构,降水井封堵的封井端管包括钢管、法兰片、封水盲板和封水翼环,法兰片连接在钢管顶端,法兰片与封水盲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封水翼环连接在钢管外壁;其特征在于:钢管上设有透水缝,且透水缝位于封水翼环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封井端管上设有透水缝,增加了封井端管的功能,使得封井端管可作为降水井壁管,透水缝取代了无砂水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含降水井的建筑工程,尤其涉及用于降水井的封井端管以及包含封井端管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开挖工程施工中,当开挖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时,需根据土层、降水深度等情况选择集中明排或井点降水等方法进行地下水控制,确保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条件。设置降水井进行降水的方法简单经济,应用广泛。当主体工程不再需要控制地下水时需对降水井进行封堵。
随着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对降水井封堵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通常做法是:降水井封堵前,尽量降低地下水水位,快速提取水泵后,向降水井内快速投入砂石、混凝土甚至借助水玻璃进行封堵;也有的将大口径的降水井缩减为小口径的管道,再对管道进行封堵。但这些已广泛应用的降水井封堵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很快,投入的混凝土尚未发挥封堵作用,地下水已经涌出,水泥浆随地下水流出;
2.有的破坏了混凝土结构防水层的整体性,封堵地下水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封水效果有要求的地下工程,往往是“大水没有,渗漏不断”。
授权公告号为CN102839691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快速封堵方法,该方法在井底预先设置用于透水的无砂水泥管,然后接上特制的带有法兰的钢套管,无砂水泥管与钢套管之间通过防水膏、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密封。该方法采用的透水结构是无砂水泥管,因其设置在最底下,还要与钢套管进行拼接,所以施工不便。另外,该方法仅对降水井口进行封堵,没有实现降水井以外的外部地下水的封堵。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424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降水井的钢套管,包括管体、外壁止水环、两个内壁止水环、制有螺纹孔的端部法兰和制有螺栓连接过孔的端部堵板;外壁止水环焊接于管体外壁,两个内壁止水环分别焊接于管体内壁的两端部,制有螺纹孔的端部法兰焊接于管体的上端部,制有螺栓连接过孔的端部堵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端部法兰上。该钢套管也是配合水泥无砂管使用,施工不便。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8083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堵装置,其钢套管嵌在降水井管(相当于水泥无砂管)内,也属于拼接形式,施工不便。另外,从其附图中可以看出降水井的建筑结构,降水井外围从下往上依次为混凝土卧帮、混凝土垫层、防水层、钢筋混凝土底板、后浇混凝土,其防水层是水平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体积较大,且地表水不易导向透水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出现的传统封堵技术中混凝土结构防水层整体性易遭破坏、施工不便、地下水封堵不理想的工程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降水井封堵的封井端管,利用该封井端管设置相应的建筑结构能够对封水效果有要求的地下工程,起到完全封堵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降水井封堵的封井端管,包括钢管、法兰片、封水盲板和封水翼环,法兰片连接在钢管顶端,法兰片与封水盲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封水翼环连接在钢管外壁;钢管上设有透水缝,且透水缝位于封水翼环下方。
该封井端管最大的特点就是设置了透水缝,透水缝起到透水作用。因此,该封井端管用于降水井封堵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降水井壁管,而无需使用无砂水泥管进行降水。因为无需使用无砂水泥管,也就不需要进行拼接作业,所以能够方便施工,加快总体施工进度。
另外,法兰片与封水盲板配合,可以很方便地打开封水盲板进行降水作业,以及降水后的封堵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化市水务局;南昌工程学院,未经遵化市水务局;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0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