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0260.2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士亚;唐高荣;陈秋;马飞;曹军峰;徐辉;杨正立;袁明磊;王祥伟;刘永福;高传友;丁波;随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士亚;唐高荣;陈秋;马飞;曹军锋;徐辉;杨正立;袁明磊;王祥伟;刘永福;高传友;丁波;随家瑞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8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5503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腔 干煤粉 池水 连通 煤气化 反应腔上部 反应装置 加压气化 过滤层 过滤网 进料管 流出管 分级 气化 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 反应效率 颗粒粒径 煤气出口 反应罐 进入管 耐高温 阀门 两层 三层 填充 流出 煤气 清水 节约 | ||
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属于干煤粉气化领域,包括反应罐,反应罐内设置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位于第二反应腔的下方,第二反应腔的底部与第一反应腔的顶部连通,第一反应腔的与第一进料管连通,第二反应腔与第二进料管连通,第二反应腔上部设置煤气出口,第二反应腔上部设置三层耐高温的过滤层,过滤层的两层过滤网之间填充煤气化催化剂,煤气化催化剂的颗粒粒径大于对应过滤网的孔径,第一反应腔的下部设置渣池水腔,渣池水腔的上部一侧连通清水进入管,渣池水腔的底部与渣池水流出管连通,渣池水流出管上设第一阀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降低流出煤气中干煤粉含量,且能加速干煤粉气化,有效的提高了反应效率,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煤粉气化领域,具体地说是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煤气也得到广泛的普及,而煤气的常见生产方式是将干煤粉气化,但是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是加压进行反应,流出的煤气中存在大量未反应干煤粉,反应不彻底,较为浪费资源,且后续还要将煤气中的干煤粉去除方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较为浪费时间,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的反应罐内设置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所述的第一反应腔位于第二反应腔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反应腔的底部与第一反应腔的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一反应腔的与第一进料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反应腔与第二进料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反应腔上部设置煤气出口,所述的第二反应腔上部设置三层耐高温的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自上而下孔径依次减小,所述的过滤层由两层过滤网组成,所述的过滤层的两层过滤网之间填充煤气化催化剂,所述的煤气化催化剂的颗粒粒径大于对应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的第一反应腔的下部设置渣池水腔,所述的渣池水腔的上部一侧连通清水进入管,所述的渣池水腔的底部与渣池水流出管连通,所述的渣池水流出管上设置第一阀门。
如上所述的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所述的过滤层与氮气管连通,所述的氮气管进气口位于两过滤网之间。
如上所述的干煤粉分级加压气化反应装置,所述的渣池水流出管连通渣池水存储罐,所述的渣池水存储罐中部连通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的渣池水存储罐底部与渣泥排出管连通,所述的渣泥排出管与污泥泵连通,所述的污泥泵能将含水的煤渣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降低流出煤气中干煤粉含量,且能加速干煤粉气化,有效的提高了反应效率,节约了时间。本实用新型中当通过过滤层能有效的阻挡煤气携带干煤粉从煤气出口,使干煤粉充分反应成煤气,避免后期对煤气中的干煤粉进行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效率;同时通过煤气化催化剂能加快干煤粉的气化效率,且避免过多干煤粉堵塞过滤层的现象发生,同时设置三层过滤层且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能有效的避免单层过滤层被堵塞的现象发生,同时粒径小于对应过滤层孔径的干煤粉颗粒,在通过过滤层时与煤气化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能提高干煤粉的气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部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士亚;唐高荣;陈秋;马飞;曹军锋;徐辉;杨正立;袁明磊;王祥伟;刘永福;高传友;丁波;随家瑞,未经马士亚;唐高荣;陈秋;马飞;曹军锋;徐辉;杨正立;袁明磊;王祥伟;刘永福;高传友;丁波;随家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0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干煤粉气化组合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