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0781.8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德君;谈凯路;明星;叶毅;白战良;孟楷;赵亮;唐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9/00 | 分类号: | F02M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019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机 雾化器 鼓风腔 出风孔 油雾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对齐 进风孔 船用 连通 直流电源相连 进气口位置 油雾探测器 直流电 船舶主机 喷射油雾 出气口 吹风口 吸风口 检测 壳体 内壁 油雾 喷射 体内 驱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鼓风腔,鼓风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鼓风腔内设有鼓风机和雾化器,鼓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进风孔对齐连通,雾化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风孔对齐连通,鼓风机的吹风口与雾化器的进气口位置配合,鼓风机和雾化器均与一直流电源相连;在直流电的驱动下,鼓风机将雾化器产生的油雾从鼓风腔的出风孔中喷射出来。本实用新型便于检测人员对位于船舶主机上的待检测油雾探测器进行喷射油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雾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主机是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对其设备的保护等级也相应高于其他设备。目前,船舶主机内的油雾浓度是主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衡量主机状态是否正常的指标,如果油雾浓度超标,极易导致主机爆炸,后果极为严重。而主机内的油雾浓度检测是通过油雾探测器实现的。
以往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油雾探测器进行检测,以发现油雾探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当对油雾探测器进行检测时,需要先将所有油雾探测器从船舶主机上拆下,再聚集所有油雾探测器,然后点燃发烟物体以形成烟雾对油雾探测器进行检测,最后将所有油雾探测器装回船舶主机上,该方法操作繁琐,测试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便于检测人员对位于船舶主机上的待检测油雾探测器进行喷射油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鼓风腔,鼓风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鼓风腔内设有鼓风机和雾化器,鼓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进风孔对齐连通,雾化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风孔对齐连通,鼓风机的吹风口与雾化器的进气口位置配合,鼓风机和雾化器均与一直流电源相连;在直流电的驱动下,鼓风机将雾化器产生的油雾从鼓风腔的出风孔中喷射出来。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经一升压模块与所述鼓风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容纳腔,所述直流电源位于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的吹风方向与所述雾化器的进气方向不共线;鼓风腔的内壁设有导风曲面,导风曲面从鼓风机的吹风口处延伸至雾化器的进气口处。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经一雾化器控制模块与所述雾化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和电源电压监控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检测人员能够单手握持并操作本实用新型,便于对位于船舶主机上的油雾探测器进行喷射油雾,检测油雾探测器是否报警响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喷射的油雾集中,喷射的时间长,能够满足对油雾探测器的检测需求,提高了报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壳体内鼓风腔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壳体内鼓风腔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1所示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显示为图1所示便携式船用油雾发生装置的右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壳体
2 鼓风腔
2a 进风孔
2b 出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0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