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坑底注浆地连墙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1455.9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刁钰;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 围护结构 变形 本实用新型 基坑开挖 施工区域 有效控制 测斜管 开挖面 注浆管 开挖 基坑 控制作用 平衡压力 水平支撑 伺服控制 应力控制 支撑轴力 保护区 被动区 传统的 土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坑底注浆地连墙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包括设置在欲施工区域于保护区土体之间的地连墙,地连墙内设有多个测斜管,地连墙的位于欲施工区域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多道水平支撑和多个注浆管,多个注浆管在地连墙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多个测斜管的位置一一对应。传统的支撑轴力伺服控制仅仅对开挖面以上的围护结构变形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对开挖面以下围护结构的变形缺乏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坑底地连墙动态注浆,边开挖边注浆,使地连墙在变形很小的情况下,用注浆提供被动侧平衡压力,实现基坑内被动区的应力控制,从而对每次开挖时坑底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有效控制,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坑底注浆地连墙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隧道越来越多地投入运营,加之城市用地紧张,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变得越来越复杂,深大基坑卸荷将对其位移场及周边环境设施带来不利影响,且基坑对周边环境所产生影响的变形控制标准也日益严格。基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变形控制已由对邻近既有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立交桥等的厘米级变形控制要求,发展到对邻近已运营地铁、高铁、机场等的毫米级变形控制要求,尤其深基坑给基坑工程的变形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提出挑战。支撑轴力伺服控制是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常用方法,但支撑轴力伺服控制仅对开挖面以上的围护结构变形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对开挖面以下围护结构的变形缺乏有效控制。对于带支撑基坑,无论是每步开挖过程中,还是最终开挖完成时,基坑围护结构的最大位移往往是发生在最下一道支撑之下。因此,当隧道等邻近构筑物位于开挖面以下时,支撑轴力伺服控制对基坑底部围护结构的变形缺乏直接有效的控制。
目前采用支撑轴力伺服控制对基坑围护结构周边土体的变形纠偏效果往往并不高效、经济,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目前采取支撑轴力伺服控制仅对开挖面以上的围护结构变形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对开挖面以下围护结构的变形缺乏有效控制。
第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伺服控制难以准确、及时、灵活地对围护结构变形进行控制和压力补偿。
因此,研发一种可控制围护结构土体变形同时可在开挖过程中准确、及时、灵活地进行压力补偿的装置是目前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坑底地连墙动态注浆,实现基坑内底部土地被动区的应力控制,使地连墙在变形很小的情况下,用注浆提供被动侧土体的平衡压力。在埋有地连墙的土体中开挖基坑时,进行分层开挖。开挖之前,在地连墙中埋设测斜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坑底的预制注浆点处进行注浆,用注浆向基坑底部的被动侧提供平衡压力,边开挖边注浆,通过观测测斜管显示的土体应变来控制基坑底部的变形满足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采用坑底注浆地连墙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包括设置在欲施工区域于保护区土体之间的地连墙,所述地连墙内设有多个测斜管,多个测斜管沿地连墙的长度按照间距为3~5m均布,所述地连墙的位于欲施工区域的一侧的上部设有多道水平支撑和多个注浆管,注浆管的个数与测斜管的个数相同,多个注浆管在地连墙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多个测斜管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讲,本实用新型采用坑底注浆地连墙控制基坑开挖影响的装置,其中,所述注浆管的长度与地连墙的高度一致,所述注浆管的直径为100~300mm,所述注浆管选用PVC管。
所述测斜管的长度与地连墙的高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精细控制:通过控制在预制注浆点的注浆量,及时观察测斜管数值变化,实现对保护区土体变形的精细控制。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次注浆:由于在不同深度位置处预留了多个预制注浆点,可在开挖过程中实现准确、及时、灵活地进行压力补偿来控制围护结构的土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1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管预制围护桩
- 下一篇:一种锯链式铣槽机传动链条防坠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