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风扇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3740.4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8 | 分类号: | F01P3/18;F01P11/10;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窗翅片 汽车风扇 安装框 通风板 遮挡板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安装主板 安装板 挡块 挡条 轴孔 汽车 空气流动特性 闭合状态 风扇组件 汽车行驶 内侧边 迎风面 支撑点 进风 扰流 枢接 凸块 转动 背面 静止 风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风扇结构,包括安装主板、风扇组件,安装主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框,每个安装框上均安装有百叶窗翅片,百叶窗翅片包括安装板、遮挡板、通风板,通风板的面积大于遮挡板的面积,通风板的迎风面设有扰流凸块,安装板的两端设有轴孔,安装框的两内侧边分别设有一转轴,转轴与轴孔枢接,遮挡板的背面设有挡块,安装框上设有挡条,汽车静止时,百叶窗翅片处于闭合状态;汽车行驶时,百叶窗翅片处于打开状态,在风力的作用下,通风板和遮挡板以转轴为支撑点转动,直至挡块与挡条接触。上述汽车风扇结构能够解决进风比较困难、不能有效改善空气流动特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该汽车风扇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风扇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发动机是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提供动力的重要部件。目前,随着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高,发动机舱的设计也越来越紧凑,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对冷却系统以及汽车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动机中冷却系统中,通常采用电子风扇实现散热冷却,但实际使用时,电子风扇的散热冷却效果一般,为此,相关技术有在电子风扇中增加百叶窗的解决方案,以改善空气流动特性,但目前在电子风扇中增加百叶窗,只是简单的在电子风扇上安装一些百叶窗叶片,实际使用时,进风比较困难,并不能有效的改善空气流动特性,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风扇结构,以解决进风比较困难,不能有效改善空气流动特性的问题。
一种汽车风扇结构,包括安装主板和安装在所述安装主板上的风扇组件,所述安装主板上设有若干个安装框,每个所述安装框上均安装有百叶窗翅片,所述百叶窗翅片包括安装板和分别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遮挡板、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面积大于所述遮挡板的面积,所述通风板的迎风面设有扰流凸块,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设有轴孔,所述安装框的两内侧边分别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枢接,所述遮挡板的背面设有挡块,所述安装框上设有挡条,汽车静止时,所述百叶窗翅片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百叶窗翅片与所述安装框位于同一平面内;汽车行驶时,所述百叶窗翅片处于打开状态,在风力的作用下,所述通风板和所述遮挡板以所述转轴为支撑点转动,直至所述挡块与所述挡条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风扇结构,百叶窗翅片包括安装板、遮挡板、通风板,当汽车行驶时,产生了风力,由于通风板的面积大于遮挡板的面积,因此,在风力的作用下,通风板和遮挡板能够以转轴为支撑点转动,使百叶窗翅片处于打开状态,进风更加容易,能够增加发动机舱的进风量,使外部低温空气进入发动机舱,有效改善发动机舱空气流动特性,降低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避免发动机舱内的回流区和高温区的存在,当通风板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挡块与挡条接触,通风板不再转动,能够避免百叶窗翅片循环翻转,此外,通风板的迎风面设有扰流凸块,能够提升空气流动的平顺性,进一步改善了发动机舱空气流动特性,增强了散热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风扇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板的面积为所述遮挡板的面积1.5~2倍。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凸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扰流凸块的直径与所述扰流凸块的高度比为1:1~2:1。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板上设有若干个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所述遮挡板和所述通风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翅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主风扇和副风扇,所述主风扇的面积大于所述副风扇的面积,所述主风扇的外周设有主护风圈,所述副风扇的外周设有主护风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3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