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073.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电容器 分相无功补偿 控制组件 箱体组件 源滤波器 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电能质量治理 本实用新型 全控型 应用技术领域 补偿电流 电网电流 负载电流 控制要求 快速提取 设计结构 实时检测 组装配件 控制器 智能 智能化 断点 组装 电网 响应 保证 | ||
1.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箱体组件,及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内的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及分别与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相配合使用的控制组件组成,其中,控制组件设置在箱体组件上;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第一箱体(1),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下方的第二箱体(2),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体(1)上的一组凹槽(2-1),及与一组凹槽(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箱门(3),及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侧的推拉手持部(4),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面且与一组凹槽(2-1)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滑板(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的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且位于第一隔板(6)一侧的第一辅助支撑块(8),及设置在第一辅助支撑块(8)内的第一辅助限位槽(9),及与第一辅助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10),其中,第一支撑板(10)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辅助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凸柱(11)、第一支撑弹簧(12),及设置在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之间的第二辅助支撑块(13),及设置在第二辅助支撑块(13)内的第二辅助限位槽(14),及与第二辅助限位槽(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15),其中,第二支撑板(15)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辅助限位槽(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凸柱(16)、第二支撑弹簧(17),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且位于第二隔板(7)一侧的第三辅助支撑块(18),及设置在第三辅助支撑块(18)内的若干个第三辅助限位槽(19),及与第三辅助限位槽(19)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支撑板(20),其中,第三支撑板(20)底部设置有与若干个第三辅助限位槽(19)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三限位凸柱(21)、若干个第三支撑弹簧(22),及设置第二箱体(2)一侧的若干个铰链(26),及与若干个铰链(26)连接且与第二箱体(2)相配合使用的第二箱门(27),及设置在第二箱体(2)内的第四辅助支撑块(38),及设置在第四辅助支撑块(38)内的若干个第四辅助限位槽(39),及与第四辅助限位槽(39)相配合使用的第四支撑板(40),其中,第四支撑板(40)底部设置有与若干个第四辅助限位槽(39)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四限位凸柱(41)、若干个第四支撑弹簧(42),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2)、第二箱门(27)上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内螺纹孔(30)、一组第二定位内螺纹孔(31);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箱体(2)外侧的外壳(32),及分别设置在外壳(32)内的液晶显示屏(33)、预警单元(34)、数据收发单元(35)、定位单元(36)和单片机(37),其中,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液晶显示屏(33)、预警单元(34)、数据收发单元(35)、定位单元(36)分别与单片机(3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箱体(2)、第二箱门(27)上且相配合使用的两组辅助限位孔(28)、两组辅助限位柱(29),其中,两组辅助限位孔(28)的直径尺寸分别大于两组辅助限位柱(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分别设置为中空结构且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分别设置有保温层,其中,保温层为岩棉且厚度为15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限位槽(9)、第二辅助限位槽(14)、若干个第三辅助限位槽(19)、若干个第四辅助限位槽(39)内且与第一限位凸柱(11)、第二限位凸柱(16)、若干个第三限位凸柱(21)、若干个第四限位凸柱(41)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其中,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组件的单片机(3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上的散热风机,其中,温湿度传感器、散热风机分别与控制组件的单片机(3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0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