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均匀度双腔滴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932.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仵迪;仵峰;宰松梅;李陆生;张硕硕;马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带 左端 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 高均匀度 双腔 水流输入口 圆柱型腔体 地形变化 灌溉装置 圆柱型腔 闭合 间隔部 均匀度 堵头 灌水 平行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均匀度双腔滴灌带,属于灌溉装置的技术领域。滴灌带为圆柱型腔体,圆柱型腔体内包括第一腔和与所述第一腔平行的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间隔部,第一腔的左端为水流输入口,第二腔的左端设置有使第二腔的左端闭合的堵头,第一腔的右端和第二腔的右端通过U形弯头相连,水流从所述第一腔的左端输入,并依次流经第一腔的右端、U形弯头、第二腔的右端和第二腔的左端,第一腔上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组出水孔,在第二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出水孔位置分别对应的等间距的第二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滴灌带灌水的均匀度,增加了滴灌带的极限长度,且增加了滴灌带对地形变化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均匀度双腔滴灌带。
背景技术
滴灌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滴灌的毛管,即滴灌管/带。滴灌管/带是利用塑料管(滴灌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直径约10mm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滴灌管/带主要分为内镶式滴灌带和边缝式滴灌带。内镶式滴灌带是在毛管制造过程中,将预先制造好的滴头镶嵌在毛管内的滴灌带,如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和内嵌圆柱式滴灌管。边缝式滴灌带是在制造薄壁管的同时,在管的一侧或中间部位热合出各种形状减压流道的滴水出口,如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评价滴灌系统灌水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灌水均匀度,目前所有毛管采用一端供水,毛管的出水量从头到尾逐渐减少,受均匀要求的控制,毛管布设中存在极限长度,同时坡度(尤其是上坡或称逆破)使毛管的极限长度大幅减少。
随毛管长度的增加,毛管水头损失增大,造成出水均匀度降低。尤其是对有坡度情况下,特别是逆坡布置毛管时,这时滴头的工作压力差不仅受毛管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影响,地形高差产生的重力势也变成了影响滴头工作压力的一部分,因而相同的滴头水头差要求下,毛管长度变得很短,增加了支管的数量,给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造成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均匀度双腔滴灌带,提高了滴灌带灌水的均匀度,增加了滴灌带的极限长度,且增加了滴灌带对地形变化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均匀度双腔滴灌带,所述滴灌带为圆柱型腔体,所述圆柱型腔体内包括第一腔和与所述第一腔平行的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间隔部,所述第一腔的左端为水流输入口,所述第二腔的左端设置有使第二腔的左端闭合的堵头,所述第一腔的右端和第二腔的右端通过U形弯头相连,水流从所述第一腔的左端输入,并依次流经第一腔的右端、U形弯头、第二腔的右端和第二腔的左端,所述第一腔上设置有等间距的第一组出水孔,在所述第二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出水孔位置分别对应的等间距的第二组出水孔。
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的直径相同。
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的直径不同。
所述第二腔的左端与第二腔一体成型有闭合部。
滴灌带圆柱型腔体内为多腔结构,各腔之间通过U形弯头相连,水流从第一腔的左端流入,在最后一腔的水流方向的下游端部设置有堵头,每个腔上均设置有一组等间距的出水孔,各腔的出水孔的位置均分别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用的灌溉喷头防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