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6766.4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尹应德;朱冬生;孙晋飞;莫逊;刘世杰;涂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F3/08 | 分类号: | F24F3/08;F24F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结构 三维 热回收器 粗效过滤器 热回收 空气净化装置 新风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排风风机 室内排风 室外新风 新风风机 传感器 换热 室内 卫生许可 可探测 排风机 体积小 变频 排出 排风 加压 送入 建筑物 室外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包括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粗效过滤器、空气净化装置、CO2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室外新风经粗效过滤器、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跟室内排风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内换热,再经新风风机加压,送入房间内,室内排风经粗效过滤器,跟室外新风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内换热后,由排风风机排出室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特别适合安装高度紧张的建筑物;采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实现新、排风之间的高效热回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CO2传感器可探测室内CO2浓度,再通过控制模块指导新、排风机变频,保持室内CO2浓度在卫生许可的浓度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和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关注人居环境的健康程度。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大气污染加剧,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受到污染,因此,很有必要对送入室内的新风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同时,对室内污染物浓度(比如:CO2)进行控制,以满足人们的卫生和身体健康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也急剧上升。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若加上建筑建造能耗,则整个建筑领域的建造和运行能耗占全社会一次能耗总量比例高达36%。因此,建筑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对室外新风进行处理,以达到室内温湿度要求,能耗很大,约占空调能耗的20-30%,因此,利用建筑排风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冷/预热处理,可节约能源,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目前的新风预处理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热回收装置,另一种是显热回收装置。前者热回收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存在新、排风交叉污染的风险;后者主要是采用汊流换热为主的热交换方式,尽管能避免新、排风交叉污染的危险,但是,热回收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采用三维变结构高效强化传热管,并利用顺紊流传热原理和非对称传热空间设计技术,能有效解决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同时,节省建筑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具有新风侧、排风侧和控制侧,所述新风侧包括依次设置的新风入口、粗效过滤器、空气净化处理装置、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新风进风口、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新风侧通道、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新风出风口、新风风机以及新风出口;所述排风侧包括依次设置的排风入口、粗效过滤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排风进风口、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排风侧通道、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的排风出风口、排风风机以及排风出口;所述控制侧包括控制模块和CO2传感器,所述新风风机、排风风机和CO2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装置,通过粗效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可对室外新风中的灰尘和污染物进行净化,达到保证室外新风品质的目的;空气净化处理装置,也可以根据特定场合的不同需求,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以达到清除室外污染空气中的特定污染物;根据探测室内排风CO2的浓度,及时调节新风、排风风机的电机频率,控制新、排风量,将室内CO2浓度控制在卫生许可的浓度范围内,从而达到保证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卫生要求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设有三维变结构管束,所述三维变结构管束由多个三维变结构管排列组合而成,所述的各三维变结构管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供新风流通的新风侧通道,所述的各三维变结构管管腔构成供排风流通的排风侧通道。新风和排风通过三维变结构管束的内、外通道进行间壁换热,新风与排风之间不接触,从而避免新、排风之间的直接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6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平台电气房间新风空调系统
- 下一篇:柜式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