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351.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钊;白文龙;徐家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刘先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槽 水槽 营养液 套管 竖杆 秧苗 培育装置 套接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培养基放置 壳体内壁 倾斜设置 装置使用 上端 连接管 储槽 底端 壳体 下端 小孔 积聚 呼吸 回收 生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端焊接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套管,且第二竖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套管,并且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焊接有水槽,水槽的上端放置有培养槽,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将种子和培养基放置在培养槽内,向培养槽内注入营养液,培养槽下端设有小孔,可以避免培养槽内营养液的积聚,保证秧苗能够正常的呼吸,使秧苗能够正常的生长,水槽为倾斜设置,且水槽通过连接管与储槽相连通,可以对营养液进行回收,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秧苗培育领域,尤其是在利用水培育秧苗的领域,通常采用育苗盘将种子培育成幼苗。传统的育苗盘在育苗杯的底部设置一开孔,将种子放置在育苗杯中,育苗杯的底部直接与水或营养液接触,因而导致育苗杯中的种子长时间地浸泡在水或营养液中,缺乏氧气,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甚至造成秧苗烂根而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端焊接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套管,且第二竖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套管,并且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焊接有水槽,水槽的上端放置有培养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上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插设在第二竖杆中并与培养槽相连接,且调节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外侧,并且调节杆的杆体上设有卡块,卡块与安装槽之间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杆上设有线性排列的通孔,调节杆插设在通孔内侧,且培养槽靠近第二竖杆的一端开设有卡孔,卡孔与调节杆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槽的上端为开口状,且培养槽的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小孔。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上端设有滑块,培养槽的下端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下端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0°-30°,且水槽下端靠近第二竖杆一端的高度大于水槽下端靠近第一竖杆一端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下端与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竖杆的内侧并与储槽相连通,且储槽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连接管为塑料软管或者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将种子和培养基放置在培养槽内,向培养槽内注入营养液,培养槽下端设有小孔,可以避免培养槽内营养液的积聚,保证秧苗能够正常的呼吸,使秧苗能够正常的生长;
2、水槽为倾斜设置,且水槽通过连接管与储槽相连通,可以对营养液进行回收,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
3、培养槽通过滑槽与水槽相连接,且调节杆的一端插入在培养槽的内侧,可以通过控制调节杆实现培养槽的取放,进一步方便对秧苗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的培养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第一套管、5第二套管、6水槽、7连接管、8储槽、9培养槽、10调节杆、11弹簧、1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碧然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的种植管及其填充基质
- 下一篇:饮料瓶立柱组合水培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