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温度梯级分区式空气预热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664.4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潘绍成;魏永贵;刘文建;任德;何维;莫春鸿;冉燊铭;朱骅;易广宙;尹朝强;刘宇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L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王荣;伍姝茜 |
地址: | 643001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预热器 低温烟道 高温烟道 尾部烟道 烟气 本实用新型 二次风仓 温度梯级 一次风仓 分区式 分烟道 隔板 二次风机 干燥出力 锅炉排烟 锅炉效率 一次风机 制粉系统 交替式 省煤器 侧仓 分仓 风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温度梯级分区式空气预热器系统,包括尾部烟道、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内设有一次风仓和二次风仓,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分别与各自的风仓相连,其特征在于:尾部烟道内通过设有隔板形成两个分烟道,在其中一个分烟道内设有省煤器,在尾部烟道内形成高温烟道和低温烟道,空气预热器的烟气侧仓格置于高温烟道和低温烟道内,一次风仓和二次风仓与高温烟道和低温烟道按交替式分仓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制粉系统不同干燥出力的同时,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且结构较为简单、布置方便,可大幅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系统,特别是用于褐煤和低水分煤种的锅炉的空气预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一种气-气热交换器,其是锅炉组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加热空气后能起到强化燃烧、强化传热、提高锅炉效率等作用。烟气的热量被空气吸收后,使排烟温度降低,排烟热损失减少,从而提高锅炉效率。通常每降低排烟温度20℃,可提高锅炉热效率约1%。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目前燃用常规煤种的项目,空气预热器排均能做到较低的排烟温度,锅炉效率也较高。但是对于特殊的煤种,如褐煤、低水分(低干燥出力)的煤种,锅炉的排烟温度则仅靠预热器则无法降低,排烟温度较高,锅炉效率较低。
燃用褐煤的锅炉
褐煤一般均有较高的水分,因此需要较高的制粉系统干燥出力,如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锅炉,为保证制粉系统干燥出力,均要求较高的一次风温和一次风率,同时需要设计较高的进入预热器烟气温度,且褐煤锅炉烟气量大大大于空气量,无法得到较低褐煤的排烟温度。
针对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褐煤锅炉,既要满足干燥出力、又要降低排烟温度等问题,国内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如上都二期采用的串联二级管式预热器;大唐锡林浩特及华润五间房采用的东锅专利“一种提高褐煤锅炉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的系统ZL201520167580.3”等方案,均能在满足足够热一次风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的效率;但其方案均是采用单独加热预热器出口一次风的方案,其系统复杂,布置难度大(特别是二级管事预热器方案)。
燃用低水分、低干燥出力的锅炉
水分较低的项目一般而言需求的干燥出力较低,即需要进入磨煤机的热一次风温也是较低的,需要较大量的一次冷风旁路,这就导致了参与预热器空气量降低,最终排烟温度也是较高的。
方案设计时,考虑了分级省煤器,将进入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降低至354℃,其排烟温度仅能降低至131℃;同时冷一次风旁路也达到58.3%,掺入了过多冷风导致排烟温度无法降低;同时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较低导致二次风温也较低,其较低的二次风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种的燃烧效率。
针对这样的项目,国内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专利201410111963一种降低热一次风冷风掺入率的装置及专利200910219399燃煤锅炉热一次风加热系统(200920245666燃煤锅炉热一次风加热系统)均是采用装置或系统来降低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温的方法,达到降低旁路冷风量,最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目的;这样的方案存在系统复杂,同时实际运行存在换热器积灰的问题。如河源电厂采用了一次风冷却器后,冷却器堵灰严重,最终拆除。
总之针对褐煤、低水分(低干燥出力)的煤种项目,其均存在排烟温度高,效率低的问题。虽然国内目前均有一些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的主要思路均在预热器热风出口的地方,存在系统复杂、布置困难、运行电耗上升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烟气温度梯级分区式空气预热器系统,它在满足制粉系统不同干燥出力的同时,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且结构较为简单、布置方便,可大幅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