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936.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褚成成;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万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4 | 分类号: | B60G11/14;B62D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轮组 底板 从动轮组 减震结构 摆动架 机器人 减震单元 驱动单元 驱动轮 上端 下端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控制 铰接 整地 不平 震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减震结构,包括支架、驱动轮组、从动轮组、减震单元和驱动单元;支架包括中板和底板,驱动轮组安装在底板上,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轮组上;从动轮组安装在底板的下侧,减震单元上端连接在中板上,下端与驱动轮组连接;驱动轮组包括摆动架和驱动轮,所述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底板上,驱动轮安装在摆动架的下端。上述减震结构通过驱动轮组与从动轮组的配合,提高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的通过性能,提升其抓地能力,减轻震动对机器人控制精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其它危险的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减震系统对机器人控制精度、通过性能、稳定性能等影响非常大,服务或巡检机器人一般轮子与本体结构固定,用于室内外平坦地面环境,如果用于崎岖地面环境会导致轮子卡死无法前进,机器人颠簸严重等问题。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常见的如履带式机器人,但这些减振方案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在民用机器人领域,如餐饮、医疗等方面的适应性不强,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减震结构,通过驱动轮组与从动轮组的配合,提高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的通过性能,提升其抓地能力,减轻震动对机器人控制精度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减震结构,包括支架、驱动轮组、从动轮组、减震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支架包括中板和底板,驱动轮组安装在底板上,驱动单元安装在驱动轮组上;从动轮组安装在底板的下侧,减震单元上端连接在中板上,下端与驱动轮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驱动轮组包括摆动架和驱动轮,所述摆动架上端铰接在底板上,驱动轮安装在摆动架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储能弹簧和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一端铰接在中板的下侧面内,另一端铰接在摆动架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驱动轮组对称设置,从动轮组关于驱动轮组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摆动架包括侧板和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25°~3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通过驱动轮组与从动轮组的配合,提高机器人在不平整地面的通过性能,提升其抓地能力,减轻震动对机器人控制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组、减震单元和驱动单元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板;2、底板;3、从动轮组;4、驱动轮组;5、减震单元;6、驱动单元;7、储能弹簧;8、伸缩连杆;9、驱动电机;10、连接板;11、侧板;12、驱动轮;13、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万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万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耳式半挂车悬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减震座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