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9045.9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混凝土层 石墨烯 纤维层 混凝 墙体 涂刷 细石 砖层 本实用新型 防水涂膜胶 保温腻子 外墙结构 暖型 太阳能 节能 防水性能 墙体结构 温度提升 透明 远红外 内贴 存储 室内 辐射 吸收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由透明防水涂膜胶、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透光混凝砖层、石墨烯内暖纤维层、保温腻子层组成;结构:砌透光混凝砖层墙体,墙体外面涂刷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在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外涂刷透明防水涂膜胶;在透光混凝砖层墙体内贴粘石墨烯内暖纤维层网,石墨烯内暖纤维层外涂刷保温腻子层;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墙体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还具有直接吸收和存储太阳能,能持续辐射低温远红外能力,使建筑南向室内温度提升1.5‑2.5℃,解决现有技术对太阳能的转化率较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体结构,特别涉及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属于生态建筑墙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高油价的出现,对气候变化忧虑,国家在大力推动增加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应用。有研究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而其中的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将成为再生能源主要资源,其中太阳能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清洁能源之一,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太阳能技术应用在节能建筑上的案例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转化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但是也存在现有技术对太阳能的转化率较低问题,大部分的太阳能还是没有真正利用;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这种墙体结构利用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玻璃纤维具有吸收和存储太阳能的特性,能持续辐射低温远红外能力,使建筑内南向室内温度提升0.8-1.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由透明防水涂膜胶、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透光混凝土砖层、石墨烯内暖纤维层、保温腻子层组成;所述的透明防水涂膜胶采用特种高分子共聚物为基料,经多种改性助剂研制而成的新型透明防水涂膜胶,具有良好成膜性、柔韧、耐磨、透气性和优异的耐候性;所述的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为细磨水泥粒子与光纤混合制成;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砖层由透光混凝土砖砌制而成;所述石墨烯内暖纤维由生物质石墨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纤维新材料,其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储能和导热性,玻璃纤维具有耐温高,抗拉强度高、透光等优点;石墨烯内暖纤维具有吸收和存储太阳能,并能持续辐射低温远红外能力,并有抗紫外线、防静电等作用;石墨烯内暖纤维层是石墨烯内暖纤维为经线与玻璃纤维丝为纬线编织而成的网状织物,具有良好透光能力,吸收和存储太阳能,并能持续辐射低温远红外能力;所述的保温腻子层由石墨烯内暖纤维混合在腻子材料制成;从外至内结构:透明防水涂膜胶、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透光混凝砖层、石墨烯内暖纤维层、保温腻子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这种墙体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还具有直接吸收和存储太阳能,能持续辐射低温远红外能力,使建筑南向室内温度提升1.5-2.5℃,解决现有技术对太阳能的转化率较低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示意图
1、透明防水涂膜胶 2、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 3、透光混凝砖层 4、石墨烯内暖纤维层 5、保温腻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南向内暖型节能外墙结构由透明防水涂膜胶1、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2、透光混凝砖层3、石墨烯内暖纤维层4、保温腻子层5组成;施工:砌透光混凝砖层3墙体,透光混凝砖层3墙体外面涂刷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2,在C20细石透光混凝土层2外涂刷透明防水涂膜胶1;在透光混凝砖层3内贴粘石墨烯内暖纤维层4,再在石墨烯内暖纤维层4外涂刷保温腻子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亚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9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