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旋涡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0655.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农亦华;陈恒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平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13/06;F04D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张忠波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水室 阀套 吸水室 旋涡泵 自吸式 泵壁 弹性件 固定件 泄压阀 叶轮室 压片 本实用新型 单向泄压阀 活动可拆卸 端部连接 过载运行 连杆端部 使用寿命 中空设置 泄压孔 外壁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旋涡泵,包括吸水室、叶轮室、压水室和泄压阀,吸水室通过叶轮室与压水室连通,吸水室与压水室之间设有泵壁,泄压阀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套,阀套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泵壁上,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泄压孔,阀套内设有连杆,连杆直径小于阀套内径,位于吸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压片,压片直径大于阀套内径,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套设有弹性件,连杆端部设有固定件,弹性件一端与阀套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通过在自吸式旋涡泵的吸水室和压水室之间的泵壁上设置单向泄压阀的方式有效避免自吸式旋涡泵处于过载运行状况下,压水室压力过大,导致自吸式旋涡泵出现故障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级螺杆泵,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旋涡泵。
背景技术
自吸旋涡泵存在流量小、高扬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作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但现有自吸式旋涡泵单机结构上缺乏在运行中自我过载保护的能力,正常自吸式旋涡泵都被设计在额定的扬程下使用,但是因为自吸式旋涡泵自身性能特性的问题,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处于在过载的工况下使用,特别是用户对产品使用不了解的情况下。众所周知,当自吸式旋涡泵在过载的情况下使用时,其压水室的压力会大于吸水室的压力,压水室压力过大则会导致泵体、叶轮和电机产生损坏,严重的会导致自吸式旋涡泵的故障率增大,使用寿命减少,甚至报废。
目前,市场上的自吸式旋涡泵通常采用在泵上配置简单的机械开关的方式来保证产品出厂时,限定产品的最大使用负载点,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更好的满足使用效果经常会再对机械压力开关进行调整,导致产品再次处于过载运行,久而久之,泵的故障又会频繁发生,其使用寿命也将极大的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式旋涡泵,旨在解决目前自吸式旋涡泵过载运行导致的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吸式旋涡泵,包括吸水室、叶轮室、压水室和泄压阀,所述吸水室通过叶轮室与压水室连通,所述吸水室与压水室之间设有泵壁,所述泄压阀包括中空设置的阀套,所述阀套活动可拆卸的连接于泵壁上,阀套用于连通吸水室和压水室,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泄压孔,所述阀套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直径小于阀套内径,位于吸水室的连杆一端设有压片,所述压片直径大于阀套内径,位于压水室的连杆一端套设有弹性件,连杆端部设有固定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阀套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当自吸式旋涡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载现象时,压水室的压力会增大,此时,压水室的水压会通过泄压孔推动压片与阀套相分离,此时弹性件处于收缩的状态,当压片与阀套相分离时,压水室的压力通过泄压孔,经过阀套与连杆之间的间隙泄入到吸水室内,使得压水室的压力与吸水室的压力恢复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保护自吸式旋涡泵的效果;本结构通过在自吸式旋涡泵的吸水室和压水室之间的泵壁上设置单向泄压阀的方式有效的避免了自吸式旋涡泵处于过载运行状况下,压水室压力过大,导致自吸式旋涡泵出现故障和降低使用寿命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压水室的阀套一端以连杆中心线为圆心设有凹槽,所述弹性件与阀套接触的这一端设于该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径与固定件直径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活动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所述泵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套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位于吸水室的阀套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泵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压片包括刚性片和橡胶片,刚性片和橡胶片层叠设置,所述橡胶片设于刚性片和阀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平,未经陈恒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0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碎陶瓷渣浆泵叶轮
- 下一篇:节能型自吸式离心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