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线夹及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1056.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鹤;赵仁壮;陈文坡;陈志金;周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沈寒酉;张颖玲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线槽 压线夹 线槽 主压 胶皮 压线部 线体 挤压变形 固线 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 连接物体 挤压线 对线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牢靠地固线且不易损坏线体的压线夹以及具有该压线夹的家用电器,所述压线夹(10)包括压线部(12)和至少位于压线部(12)一侧的连接部(13),所述压线部(12)包括用于挤压线体(60)的压线槽(121),所述压线槽(121)包括主压线槽(121a)和位于主压线槽(121a)外侧的辅压线槽(121b),所述辅压线槽(121b)形成为能够容纳线体(60)的被主压线槽(121a)挤压变形后的部分胶皮。当线体(60)被主压线槽(121a)挤压变形后,部分胶皮进入辅压线槽(121b)中,避免该部分胶皮进入连接部(13)和被连接物体(50)的表面之间,增强固线效果;同时也避免对线体(60)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线夹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压线夹通过挤压电源线等线体,使线体发生变形,以将线体压紧在固定物上,使得线体不能在被抽拉过程中左右窜动以及沿长度方向窜动。请参阅图1和图2,压线夹包括压线板1和连接板2,线体3被压线板1挤压变形后会向两侧延伸溢胶,溢胶的胶皮被压在连接板2与被连接物体4之间的接触面上,造成连接板2的底面不能与被连接物体4的表面紧密抵靠,导致压线夹不能充分压紧线体3,同时,也造成线体3的胶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牢靠地固线且不易损坏线体的压线夹以及具有该压线夹的家用电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线夹,包括压线部和至少位于压线部一侧的连接部,所述压线部包括用于挤压线体的压线槽,所述压线槽包括主压线槽和位于主压线槽外侧的辅压线槽,所述辅压线槽形成为能够容纳线体的被主压线槽挤压变形后的部分胶皮。
进一步地,所述主压线槽的相对两外侧均设置有辅压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辅压线槽靠近所述压线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辅压线槽与所述主压线槽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压线槽和所述辅压线槽之间为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部包括进线端和出线端,所述压线夹包括位于所述出线端的上部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从所述出线端的上部向背离所述出线端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部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止挡部的U型开口朝下。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部包括位于所述主压线槽内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垂直于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压线部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电器主体、电源线以及上述任一种压线夹,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位于电器主体的外部,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从电器主体的外部穿入至内部,所述电源线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压线夹固定于所述电器主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主体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与所述电器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线夹将所述电源线固定于所述过渡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压线夹设置了辅压线槽,当线体被主压线槽挤压变形后,部分胶皮进入辅压线槽中,从而避免了该部分胶皮进入连接部和被连接物体的表面之间,使得连接部和被连接物体的表面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增强固线效果;同时也避免对线体造成损坏,提升线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压线夹挤压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压线夹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1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