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弹方舱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2763.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0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怡;杨勇;黄健;梁眉华;王良模;陈威;沙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F41H5/007;B32B3/12;B32B27/02;B32B27/34;B32B7/12;B32B9/00;B32B9/04;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刘彦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结构层 防弹 碳化硅陶瓷层 本实用新型 防弹层 方舱 内层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连接点 内层复合 三维阵列 外层复合 压缩方向 依次层叠 轻量化 动能 减小 排布 吸能 保温 收缩 垂直 子弹 压缩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弹方舱板材,其包括:外层、防弹层、内层,防弹层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防弹层包括:碳化硅陶瓷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碳化硅陶瓷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依次层叠地设置于外层和内层之间,且外层复合于碳化硅陶瓷层上,内层复合于蜂窝结构层上,蜂窝结构层包括若干以三维阵列形式排布的结构单元,任一结构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U形件以及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同时,蜂窝结构层在受到压缩时,结构在垂直于压缩方向上产生收缩效果,从而提高结构的刚度,有利于吸收子弹的动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在防弹保温的同时,还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满足了防弹方舱的轻量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尤其涉及一种防弹方舱板材。
背景技术
防弹方舱在执行战场任务时,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其拥有一定的防弹性能。为了保证有较好的防弹性能,现有的防弹方舱的板材中通常添加了一定厚度的泡沫铝板,其使得板材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板材无法满足防弹方舱的轻量化要求,进而影响了防弹方舱的机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弹方舱板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弹方舱板材,其包括:外层、防弹层、内层,所述防弹层位于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
所述防弹层包括:碳化硅陶瓷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所述碳化硅陶瓷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依次层叠地设置于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且所述外层复合于所述碳化硅陶瓷层上,所述内层复合于所述蜂窝结构层上,所述蜂窝结构层包括若干以三维阵列形式排布的结构单元,任一结构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U形件以及连杆,所述U形件为四个,任一U形件的两臂相向倾斜设置,且任一U形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点相连接,四个U形件呈十字形,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点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侧相邻的结构单元的第二连接点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外层为外蒙皮层,所述内层为内蒙皮层,所述外蒙皮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内蒙皮层的厚度为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碳化硅陶瓷层的厚度为5-6mm,所述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为9-10mm,所述蜂窝结构层的厚度为20-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外层、防弹层、内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防弹层中碳化硅陶瓷层、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之间通过粘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当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为X方向时,Y方向上相邻的结构单元之间共用U形件中两臂之间的部分,Z方向上相邻的结构单元之间共用U形件中两臂之间的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蜂窝结构层中还填充有聚氨酯泡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的改进,所述防弹方舱板材还包括骨架,所述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蜂窝结构层、内层与所述骨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同时,蜂窝结构层在受到压缩时,结构在垂直于压缩方向上产生收缩效果,从而提高结构的刚度,有利于进一步吸收子弹的动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弹方舱板材在防弹保温的同时,还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满足了防弹方舱的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未经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2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二踢脚防震伤发射器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军事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