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排座椅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561.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6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黄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支撑 座椅靠背 车辆后排座椅 座椅坐垫 本实用新型 折叠 车内空间 传统座椅 快速放气 系统设置 占用空间 放气口 可折叠 舒适性 减小 泡棉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排座椅以及车辆。该车辆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所述座椅靠背设置在所述座椅坐垫的上方且所述座椅靠背相对所述座椅坐垫可折叠;气囊支撑系统,所述气囊支撑系统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和/或所述座椅坐垫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撑系统具有冲放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排座椅,使用气囊支撑系统代替传统座椅的泡棉结构,且气囊支撑系统可以充气,以提高车辆后排座椅的舒适性,同时当座椅靠背折叠时,气囊支撑系统可以快速放气,以使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与座椅坐垫的占用空间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及使用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后排座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发展,车辆越来越普及,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及车内空间使用的方便性提出了更多要求。随着市场上车辆的多样化,车辆的配置、后悬的结构、备胎的尺寸及放置方式会影响后备箱地板的高度。后排可折叠座椅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后排座椅折叠后会因为后悬结构及备胎配置导致座椅背板与后备箱地板不在同一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及使用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可以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及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后排座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排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所述座椅靠背设置在所述座椅坐垫的上方且所述座椅靠背相对所述座椅坐垫可折叠;气囊支撑系统,所述气囊支撑系统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和/或所述座椅坐垫的内部,所述气囊支撑系统具有冲放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排座椅,气囊支撑系统可以充气,以提高乘员乘坐车辆后排座椅时的舒适性,同时当座椅靠背折叠时,气囊支撑系统可以快速放气,以使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与座椅坐垫的占用空间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及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支撑系统包括:多个支撑气囊,每个所述支撑气囊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支撑系统包括充放气控制系统,所述充放气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支撑气囊之间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充放气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支撑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电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撑气囊内设置有在压力超过设定值可打开泄压的压力阀。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撑气囊沿多排多列的形式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囊支撑系统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背板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所述靠背骨架固定在所述靠背背板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座椅面套,所述靠背背板、所述靠背骨架和所述气囊支撑系统适于套设在所述座椅面套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靠背相对所述座椅坐垫可折叠至与所述座椅坐垫贴合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后备箱以及上述的车辆后排座椅,在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坐垫贴合时,所述座椅靠背的靠背背板与所述后备箱的地板平齐。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后排座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后排座椅10、座椅靠背1、靠背背板11、靠背骨架12、座椅坐垫2、气囊支撑系统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碰撞速度自适应的儿童座椅吸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折叠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