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双伺服式自调鼓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565.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超;郑德光;秦爽;陈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遨游汽车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2 | 分类号: | F16D65/52;F16D65/56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张丽丽 |
地址: | 262302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蹄 调整臂 支撑销 间隙调整装置 制动鼓 鼓式制动器 双伺服 弹簧 调隙 制动回位弹簧 制动蹄摩擦片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传动连接 回位装置 拉紧弹簧 汽车制动 制动效果 转动安装 制动泵 保证 配合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双伺服式自调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制动鼓上安装有支撑销、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第一制动蹄一端和第二制动蹄的一端与支撑销之间均安装有制动回位弹簧,靠近支撑销的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之间安装有制动泵,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有间隙调整装置和制动蹄拉紧弹簧,第一制动蹄上转动安装有一端与间隙调整装置传动连接的调整臂,调整臂的另一端与支撑销之间安装有调隙弹簧和调整臂回位装置;通过调整臂、调隙弹簧和间隙调整装置的配合工作,保证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在设计间隙之内,达到汽车在任何状态下制动效果良好,保证汽车制动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调功能的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鼓式制动器基本上都是手动调整间隙装置,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传统的手动调整结构如图4所示,传统的手调制动器是靠驾驶员踩踏板感觉,如感觉制动器的间隙已经很大,由驾驶员将汽车放在举升机或地沟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调整时凭驾驶员手感将制动器顶杆调整到压紧制动鼓后,再回调4-5个调整齿,实现调整制动间隙的目的。这种过程主要靠驾驶员的主观感觉来执行,所以不稳定性很大,可靠性很差,容易造成制动间隙过大没有调整,导致汽车制动性能降低,发生车辆因制动问题的安全事故。或驾驶员没有经验调整的制动间隙过小,导致制动器拖滞,制动器及制动鼓发热抱死,造成汽车油耗增大,汽车动力性能及操控性能降低,甚至发生汽车轮胎燃烧的可能性。
液压双伺服式鼓式制动器的性能是各种鼓式制动器之冠,不论在汽车前进或倒车行驶时,其效能因素均为领从蹄式制动器的2.5倍左右,采用这种制动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控制力,使制动器和伺服机构小型化,并且很容易附加驻车制动操纵机构,但其效能极不稳定,对摩擦片材料、温度、和表面状况比较敏感,特别是制动蹄和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变化非常敏感,由此带来一系列缺点,如制动器增长过猛,制动感觉差,左右车轮制动力偏差大造成整车制动稳定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整制动间隙的液压双伺服式自调鼓式制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液压双伺服式自调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所述制动鼓上安装有支撑销、第一制动蹄和第二制动蹄,所述第一制动蹄一端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销之间均安装有制动回位弹簧,靠近所述支撑销的所述第一制动蹄和所述第二制动蹄之间安装有制动泵,所述第一制动蹄和所述第二制动蹄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有间隙调整装置和制动蹄拉紧弹簧,所述第一制动蹄上转动安装有一端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传动连接的调整臂,所述调整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销之间安装有调隙弹簧和调整臂回位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制动蹄固定连接的调整螺纹套,所述第一制动蹄上固定安装有顶杆套,所述顶杆套内转动安装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的自由端从所述顶杆套内伸出并设置有螺纹,所述调整杆的螺纹段与所述调整螺纹套螺纹连接,靠近所述顶杆套的所述调整杆上设置有调整棘轮,所述调整臂的一端伸入所述调整棘轮的棘齿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臂回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销和所述调整臂之间的调整复位杆,所述调整复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拨叉,一个所述拨叉插接在在所述支撑销上,另一个所述拨叉插接在所述调整臂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复位杆穿过所述调隙弹簧的中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制动蹄上固定安装有调整转轴,所述调整臂转动安装在所述调整转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臂为弧形调整臂,所述调整臂的弧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制动蹄的弧度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遨游汽车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遨游汽车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