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器回油管及增压器回油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710.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辉;韩磊;路兵;朱腾飞;王志远;梁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14 | 分类号: | 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器回油管 连接结构 管接头 第一法兰 凸部 本实用新型 管本体 外周 轴向 发动机增压器 延长使用寿命 车辆零部件 间隙配合 径向外凸 生产效率 一端设置 装配效率 装配应力 回油管 可活动 连接管 外压 焊接 装配 变形 配合 | ||
1.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回油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一端设置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被构造成连接所述管本体一端的管接头,和与所述管接头相配合的第一法兰;
所述管接头的外周具有沿径向外凸形成的凸部;
所述第一法兰轴向可活动地套于所述管接头的外周,并被构造成能够沿轴向外压所述凸部;
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一法兰之间为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管接头的凸部之间的间隙d为0.3-0.7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d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管接头的轴向外端,并且所述凸部的轴向外端面伸出所述第一法兰的轴线外端面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轴向外端面和所述第一法兰的轴向外端面之间的间距e为0.2-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接头套于所述管本体轴向一端的外周,并和所述管本体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具有台阶孔;
所述管接头的外周面和所述凸部的外周面分别和所述台阶孔的两个台阶段对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本体具有第一波纹部和第二波纹部;所述第一波纹部设置于所述管本体的一弯折处,所述第二波纹部设置于所述管本体的一直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法兰。
10.一种增压器回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器回油管连接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回油管;
所述增压器回油管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增压器和缸体回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7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防漏油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轮摩托车及其单缸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