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5276.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4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曦;曹国伟;刘寒冬;许浩;张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主体 建筑模板 微发泡 结皮 内杆 外杆 种木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 螺栓孔 底座 下端 外表面中间位置 两侧设置 模板提供 支撑作用 螺栓 后表面 连接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固定板、外杆、内杆和底座,所述模板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的后表面设置固定板和外杆,外杆的下端设置内杆,内杆的下端设置底座,该种设计,可对模板提供支撑作用,并且内杆与外杆之间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得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的两侧设置连接板和螺栓孔,该种设计,当两模板主体对应时,两模板主体的螺栓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相邻两模板之间紧密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目前,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人工费的30%~ 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70年代初,建筑模板以木模板为主。木质模板应用最早,由于要耗用大量木材,且拆卸模板容易劈裂,损耗率较高,一般周转次数在4-6次,对于森林资源并不丰富的我国更应寻求替代产品。80年代初,建筑模板以钢模板以主。钢质模板是木质模板的替代品,产品以规范化并形成了系列。它的优点是能节约大量木材,并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使用率可达40次,但仍存在诸多缺欠:①笨重,施工中吊装不便,拆卸困难;②受重量限制,单块模板面积不大,使用中拼接块数较多,费时、费力;③钢模板与水泥有一定的亲合力,拆卸模板时易对立柱或横梁等水泥制品表面产生剥伤,影响质量;④钢模板容易锈蚀。 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又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飞速发展,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架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和脚手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固定板、外杆、内杆和底座,所述模板主体外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通过固定螺丝与模板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两个夹片,所述外杆的上端设于两夹片之间,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外杆的下端设有内杆,所述内杆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外杆的下端还设有旋紧螺栓,用于外杆和内杆的固定,所述内杆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弧形凸块,所述模板主体的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焊接有螺栓孔,所述模板主体的内部设有为木塑微发泡层,所述木塑微发泡层的上方设有第一木塑结皮层,所述木塑微发泡层的下侧设有第二木塑结皮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木塑结皮层、木塑微发泡层和第二木塑结皮层之间通过防水胶粘连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凸块采用软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弧形凸块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对应设置于模板主体两侧,并且所述螺栓孔的端部与模板主体侧边齐平。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的后表面设置固定板和外杆,外杆的下端设置内杆,内杆的下端设置底座,该种设计,可对模板提供支撑作用,并且内杆与外杆之间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塑结皮微发泡建筑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的两侧设置连接板和螺栓孔,该种设计,当两模板主体对应时,两模板主体的螺栓孔对应,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相邻两模板之间紧密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5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钢管和竹胶板的连接构件
- 下一篇:塑料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