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集尿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7240.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51 | 分类号: | A61F5/451;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袋 集尿口 尿液 本实用新型 海绵层 取样口 定形 集尿袋 粘贴片 婴幼儿 封条 医疗卫生用品 尿液收集 密封贴 内表面 取样 流出 阻挡 覆盖 吸收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用品,公开了婴幼儿集尿袋,包括尿袋,尿袋的上部设有横向的上封条,尿袋的下部设有纵向的下封条;尿袋上设有椭圆形的集尿口,集尿口处设置有定形环,在定形环上设有椭圆形的粘贴片;粘贴片的上方还贴有覆盖集尿口的密封贴纸;在尿袋内部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设置在尿袋的内表面且位于集尿口的下方;尿袋的下方还设有取样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海绵层,对集尿口处进入的尿液进行吸收引导,方便尿液的流入收集,同时也能阻挡尿液从集尿口处流出;同时在尿袋的底部设置取样口,在尿液收集完毕之后通过取样口进行取样,避免了尿液被污染,使尿液的样品接近实际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集尿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的婴儿集尿袋是单纯使用塑料袋制作完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将集尿袋的集尿口粘贴在婴儿会阴部,婴儿解尿时尿液流入集尿袋,然后将集尿袋取下,如此来完成尿液的收集。由于婴儿皮肤容易出油脂,加上会阴部比较潮湿,在会阴部粘上集尿袋后婴儿会感觉不适;加之婴儿会使用尿不湿,尿不湿内会有大便残留,在婴儿活动时,容易使大便混入集尿袋中。同时集尿袋中有尿液后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并取出集尿袋,容易导致尿液泄漏或者倾洒,导致集尿失败,也不利于清洁卫生,容易造成感染。
临床工作中,留取婴儿尿液标本的尿量要求一般是10ml,同时要避免尿液被污染。现有的集尿袋难以成功收集到足够的尿液,即使留取到足够的尿液,在取样时必须从与会阴部皮肤接触的集尿口倒出,容易导致尿液被污染。因此,现有的集尿袋满足不了临床工作中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集尿袋,旨在通过在集尿袋内设置引流的结构,便于尿液的流入,并防止尿液的倾洒,更加容易收集到尿液;同时改进了集尿袋的出尿方式,避免了尿液在取样过程中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婴幼儿集尿袋,包括尿袋,尿袋的上部设有横向的上封条,尿袋的下部设有纵向的下封条;尿袋上设有椭圆形的集尿口,集尿口处设置有定形环,在定形环上设有椭圆形的粘贴片;粘贴片的上方还贴有覆盖集尿口的密封贴纸;在尿袋内部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设置在尿袋的内表面且位于集尿口的下方;尿袋的下方还设有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贴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海绵层为方形,海绵层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到尿袋的内表面。粘贴海绵层所用的材料为无污染粘合剂,不与尿液发生互溶,也不与尿液发生化学反应。
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尿袋内表面设有容纳兜,容纳兜的上开有过尿孔,海绵层装在容纳兜内。容纳兜与尿袋一体成型,容纳兜一般为圆形,其上有供海绵层进入的开口,过尿孔设置于容纳头的上部和下部,这样便于尿液从集尿口进入后由过尿孔被海绵层吸收引导。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形环的形状与集尿口匹配,定形环与尿袋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粘合。定形环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其表面为圆滑的圆弧形。
再进一步,取样口可采用多种方案,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是:取样口位于尿袋下部的袋角处,袋角处设置有易撕口。通过易撕口将尿袋的袋角撕掉,从而形成尿液的出口。
再进一步,另一种取样口的方案是:取样口位于尿袋下部,取样口处设置有一段突出的凸出腔,凸出腔与尿袋一体成型。在尿道中装有尿液时,该凸出腔同样集满了尿液,将该凸出腔的底端剪除即得到尿液的出口。
再进一步,所述的尿袋上设有容量刻度,容量刻度便于直接读取尿袋内部的尿液容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海绵层,对集尿口处进入的尿液进行吸收引导,方便尿液的流入收集,同时也能阻挡尿液从集尿口处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7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