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8176.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斌;吴波;于剑峰;侯向保;李艺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杆 外杆 探头 探头机构 磨损监测 反击式 传感器 衬板 破碎 本实用新型 凹字型 线圈盒 马蹄形铁芯 填充物 方便操作 一端设置 凹陷处 超声波 电磁波 体内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包括探头、线圈内杆、线圈盒体、线圈外杆、机构内杆和机构外杆,所述探头整体呈凹字型,所述线圈内杆置于探头凹陷处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线圈内杆另一端与线圈外杆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外杆另一端与线圈盒体固定,所述凹字型探头另一端与线圈内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机构外杆,所述机构外杆另一端设置有机构内杆,所述探头包括外壳、填充物、线圈、马蹄形铁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探头机构不能实现电磁波和超声波相互转换的问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主要用于对各种矿石和大块物料进行中等颗粒破碎,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工等行业。反击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是板锤和衬板,板锤安装在转子上,衬板安装在悬挂装置上,物料受到高速旋转的转子上的锤板的冲击作用,使物料获得高负荷的运动速度然后撞击到反击衬板上,从而对物料起到破碎作用。在其使用过程中,衬板属于反击式破碎机的易碎件,由于破碎是靠物料对衬板的撞击产生作用的,从而在破碎过程中物料必然会对衬板造成相应的磨损,因此衬板的磨损是很普遍的现象,当衬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如未及时更换将会磨损到破碎机机体结构,对机体结构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因此,在破碎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保养维护,检查衬板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配件,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目前,对反击式破碎机的衬板磨损程度的检测都是靠现场人员的观察来确定,依靠人工经验,这种依靠人眼观察的方法,不仅浪费人力,精确度不够,无法准确定量磨损,并且实用性不足,无法及时反馈磨损情况。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探头机构不能实现电磁波和超声波相互转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包括探头、线圈内杆、线圈盒体、线圈外杆、机构内杆和机构外杆,所述探头整体呈凹字型,所述线圈内杆置于探头凹陷处形成的腔体内,所述线圈内杆另一端与线圈外杆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外杆另一端与线圈盒体固定,所述凹字型探头另一端与线圈内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机构外杆,所述机构外杆另一端设置有机构内杆,所述探头包括外壳、填充物、线圈、马蹄形铁芯,所述外壳为凹字形密封壳体,所述马蹄形铁芯置于外壳内部,所述马蹄形铁芯上环绕有漆包铜丝线圈,所述马蹄型铁芯与所述外壳之间放置有填充物。
具体的,所述线圈盒体包括外壳、接收线圈、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均为S型盘绕,所述接收线圈紧贴壳体一面,所述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发射线圈与壳体另一端面之间设有填充物。
具体的,所述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均采用pcd制作工艺。
具体的,所述机构外杆内部设有弹簧。
具体的,所述线圈外杆内部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探头机构不能实现电磁波和超声波相互转换的问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的线圈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击式破碎衬板磨损监测传感器的探头机构的线圈盘绕样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8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