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9549.9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翟金龙;张君鸿;高史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白明珠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线 诊断功能 控制器 采样线 测试系统 通信连接 诊断测试 上位机 测试系统实现 本实用新型 上位机通信 测试过程 测试环境 测试性能 判断结果 诊断信息 电池包 导通 数据库 自动化 采集 指令 记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包括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所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通信连接有CAN卡,所述CAN卡分别通信连接有BMS从控制器以及断线诊断测试板,所述BMS从控制器通过断线诊断测试板通信连接有电池包;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实现了对BMS从控制器采集线的导通和断线的控制,上位机可依据断线指令和诊断信息判断BMS从控制器断线诊断功能是否异常,并将判断结果记录进数据库,将整个测试过程自动化,使得测试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对不同测试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被广泛认为是缓解环境污染及石油资源紧张的主要途径,纯电动汽车在近些年内得到长足发展并且会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伴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系统,BMS系统的稳定及安全性能不容忽视,对于BMS控制器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测试就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BMS从控制采样线断线诊断测试主要是手动断线来进行测试,基于CAN通信来监测断线诊断功能是否正常。这种测试过程存在以下缺点:(1)手动断线后不易恢复,故障难复现;(2)手动断线存在安全隐患;(3)测试数据量小,不具备说服力;(4)这种测试方法很难实现在充电、行车等复杂工况下的测试,测试环境局限性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包括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所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通信连接有CAN卡,所述CAN卡分别通信连接有BMS从控制器以及断线诊断测试板,所述BMS从控制器通过断线诊断测试板通信连接有电池包;
所述BMS从控制器采集电池包内部各路电芯的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各路电芯的状态信息上传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
所述断线诊断测试板根据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发送的指令调整BMS从控制器与电池包之间采集的导通和断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BMS从控制器包括电芯温度采集模块、电芯电压采集模块、电芯均衡控制模块、SOC计算模块以及第一CAN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BMS从控制器采集电池包内部各路电芯的状态信息包括:电压、温度以及SOC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断线诊断测试板包括第二CAN通信模块、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电路模块、继电器及其控制电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通过CAN卡分别与BMS从控制器和断线诊断测试板进行CAN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BMS从控制器和电池包与断线诊断测试板均通过采集线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LabVIEW的BMS采样线断线诊断功能测试系统实现了对BMS从控制器采集线的导通和断线的控制,上位机可依据断线指令和诊断信息判断BMS从控制器断线诊断功能是否异常,并将判断结果记录进数据库,将整个测试过程自动化,使得测试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对不同测试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9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