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837.8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燕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晶;高淑怡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件 控制器 导热板 密封腔 风扇 传感器实验 温度传感器 温度信息 无线传输 移动终端 冷凝管 壳盖 温度传感器检测 温度信息发送 本实用新型 降温处理 实验过程 实验仪器 远距离 散热 盖合 密封 发送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实验装置,包括壳盖、导热板、前导热件、后导热件、第一冷凝管、温度传感器、风扇件、控制器和移动终端;壳盖与导热板相互盖合在一起形成一密封腔,前导热件、温度传感器、风扇件和控制器均设在导热板一侧并均位于密封腔内;后导热件设在导热板另一侧,第一冷凝管依次贯穿前导热件、导热板和后导热件,温度传感器检测密封腔内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温度信息控制风扇件进行降温处理,控制器将所接收的温度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仪器在密封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太高,无法进行有效的散热,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远距离获取实验的环境温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使得许多实验仪器在工作过程中,自身的温度会超出正常范围。虽然,实验室有制冷空调,在一定程序上能缓解实验仪器发热的问题,但散热措施仍然不能小觑,否则会引起实验仪器数据失真,严重时,会损坏仪器,更危险的是造成人身伤害,那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在实验仪过程中,无法远距离获取实验的环境温度,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实验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仪器在密封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太高,无法进行有效的散热,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远距离获取实验的环境温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实验装置,包括壳盖、导热板、前导热件、后导热件、第一冷凝管、温度传感器、风扇件、控制器和移动终端;
壳盖与导热板相互盖合在一起形成一密封腔,前导热件、温度传感器、风扇件和控制器均设在导热板一侧并均位于密封腔内;
后导热件设在导热板另一侧,第一冷凝管依次贯穿前导热件、导热板和后导热件,以使得密封腔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依次前导热件、第一冷凝管和后导热件并散发至外界;
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风扇件依次电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密封腔内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温度信息控制风扇件进行降温处理;
移动终端与控制器无线连接,控制器将所接收的温度信息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至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控制器包括接收单元、对比单元和控制单元;
接收单元接收由温度传感器所发送的温度信息,对比单元将所接收的温度信息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并得到对比降温结果,控制单元根据对比降温结果生成降温信号并发送至风扇件,风扇件根据降温信号进行相应的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对比降温结果为温度信息代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值。
进一步地,预设值为60-65℃。
进一步地,预设值为63℃。
进一步地,前导热件包括第一前件和第二前件,后导热件包括第一后件和第二后件,风扇件位于第一前件和第二前件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冷凝管,第二冷凝管一部分镶嵌在导热板内,第二冷凝管另一部分位于导热板另一侧。
进一步地,第二冷凝管为U形冷凝管。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管的长度为14-20cm。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管的长度为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燕,未经陈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