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4539.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0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忠;蔡美福;余庆喜;沈滨杰;李璐佳;余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16;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丁楚浩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篮 滑块 壶体 螺杆 转接机构 电茶壶 电机 茶叶 上下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 螺杆外螺纹 侧面设置 磁体极性 驱动螺杆 水中浸泡 内螺纹 壶盖 套筒 吸合 茶水 升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茶壶,其特点是,包括壶盖、壶体以及茶篮,壶体设置有电机及转接机构,壶体中设置有螺杆,滑块通过套筒内螺纹与螺杆外螺纹配合位于螺杆上,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磁体,茶篮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二磁体,茶篮通过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吸合而与滑块结合成一体,电机通过转接机构驱动螺杆旋转,由螺杆带动滑块及茶篮沿上下方向移动。它可以通过茶篮的升降来控制茶叶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并利用茶水的热量来保持茶叶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涉及一种煮茶或泡茶容器,更具体的,是一种由电控制茶漏的升降进而可控制浸泡时间及过滤茶叶的电茶壶。
背景技术
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茶水的泡制也从各方各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水的制作方法包括煮茶或泡茶,这取决于人们饮用的习惯。
在煮茶或泡茶中,浸泡时间的控制对于茶水色泽和口感存在较大的影响。如果煮茶或泡茶的时间不够,茶色浅且茶水无味;如果煮茶或泡茶的时间过长,茶色浓且口味也过重;这些情形均不能满足人们饮茶的要求。
实际生活中,当茶色浅且茶水无味时,人们仍然可以将茶叶再次放置入茶水中,譬如袋包茶,人们可以将茶包重新放置入茶水中,并采取抖动方式,让茶包可得到进一步释出。
在泡茶过程中,人们通常系利用茶漏实现渣水分离的,即茶漏可让茶水通过,茶叶则不能通过而滞留在茶漏中,随后,茶漏往往被搁置于桌子上,浸泡过的茶叶其温度不能保持,容易在空气中散发热量而变冷,使下一遍泡茶的质量受到影响。
在冲泡操作中,茶漏的取出还极易造成茶水洒落在桌子上,造成人们需要不断擦拭桌子的麻烦,更会导致人们认为泡茶往往是一件麻烦的事。
在清洗器具中,有些电茶壶其茶漏是不能分离的,这会造成茶漏中积存有污垢,容易导致有害细菌在其中滋生,而得不到及时的清理。
现有的茶壶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的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煮茶或泡茶的各种实际需要,以致在煮茶或泡茶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茶壶,其壶内设置有茶篮,且茶篮可通过升降来控制茶叶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并利用茶水的热量来保持茶叶的温度。
其目的是由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茶壶,包括壶盖、壶体以及茶篮,其特点是,壶体设置有电机及转接机构,壶体中设置有螺杆,滑块通过套筒内螺纹与螺杆外螺纹配合位于螺杆上,滑块上设置有第一磁体,茶篮侧面设置有与第一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二磁体,茶篮通过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吸合而与滑块结合成一体,电机通过转接机构驱动螺杆旋转,由螺杆带动滑块及茶篮沿上下方向移动。
这样,泡茶时,茶叶可放入茶篮中,在壶体中注入热水,随后,可控制茶篮向下没入水中,使茶叶受到浸泡,浸泡后可控制茶篮向上升起,茶篮连同茶叶可离开水面,并使茶叶滞留在茶篮中,且仍处于壶体内部。
由此获得的电茶壶,由于茶篮的升降系由电机通过转接机构控制螺杆旋转而实现,于是,只要打开电机开关,便可自动实现茶篮的升降,控制茶叶出没于水中,因而其操作更为简单和方便。
本发明创造的电茶壶,通过茶篮的升降,则可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及实现渣水的分离,且整个过程均在壶体内进行,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不会造成茶水洒落到桌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茶壶,浸泡过的茶叶系保留在壶体中,壶体内茶水具有一定热度,可以利用茶水的热量来保持茶叶的温度,使浸泡过的茶叶不致受冷而影响下一次浸泡的质量。
本电茶壶由于茶篮与滑块系通过磁吸结合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可以分离,使茶篮能够从壶体中取出,因此茶篮中积存的污垢可得以彻底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4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