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装配自锁式半灌浆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7283.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8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涛;刘国福;涂刚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连接段 倒刺 套筒 连接钢筋 滚压 过渡段 自锁式 钢管 钢骨架 段管 抗震 装配 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 插入套筒 机械操作 螺纹连接 防拔 内腔 钢筋 组装 穿过 伸出 制作 加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装配自锁式半灌浆套筒;套筒包括非灌浆连接段和灌浆连接段;钢管过渡段的一段管体固定在非灌浆连接段内,另一段管体伸出非灌浆连接段外形成与第一待连接钢筋滚压连接的滚压段;钢骨架包括内倒刺、外倒刺,多根内倒刺围成供第二待连接钢筋穿过的通道直径小于第二待连接钢筋的直径,外倒刺围成的轮廓直径大于灌浆连接段的内腔直径。灌浆套筒各部件分别加工制作,再组装,批量生产,易于控制各部件质量;灌浆套筒与钢管过渡段的连接在工厂通过机械操作,易于控制螺纹连接质量,第一待连接钢筋与钢管过渡段直接采用滚压方式连接,工序简单,且易于控制钢筋插入套筒内的长度;采用自锁式钢骨架,实现防拔的目的,提高抗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震装配自锁式半灌浆套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从全球环境看,建筑业建造方式向装配式发展势在必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提高预制装配式结构性能、实现住宅产业提供了技术基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然后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即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其核心和难点是钢筋连接的质量问题,即现有技术、工艺难以保证待连接钢筋实现同轴对接,目前常用在半灌浆或全灌浆套筒内灌注无收缩或微膨胀水泥基灌浆料来实现预制构件间的连接,但现有的施工工艺难以保证套筒内充满灌浆料,且难以保证灌浆密实,而且在具体工程施工中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灌浆密实度检测,因而,装配式建筑在有地震设防要求高的区域发展及使用受到限制,故为了实现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普遍适用性,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方面的改进。
因全灌浆套筒几何尺寸大,灌浆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连接节点周围钢筋加密区范围大,目前,工程中常用半灌浆套筒,其中广泛使用的半灌浆套筒为铸铁件,该套筒一端直接与钢筋螺栓连接,另一端为直接为灌浆连接,故在施工现场必须将钢筋上的肋剥离干净,将钢筋一端进行冷滚成丝,进而与半灌浆套筒螺纹连接,采用该连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现场加工螺纹工序复杂,质量标准较难控制;2)在施工现场进行螺纹连接时,必须使用扭力扳手,操作难度大;3)钢筋插入灌浆套筒内的长度及螺纹连接质量控制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极难做到较高的合格率;4)目前所公开的技术中,半灌浆连接结构主要从非灌浆连接段和灌浆套筒侧壁增加肋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连接部位强度,从而使套筒壁较厚,自重大。
另外,也有半灌浆套筒采用钢棒机械切削方式加工制成或通过对成品无缝钢管滚压工艺制造,其中钢棒机械切削工艺中切削工作量大,加工制作成本高,且存在上述钢筋连接施工的不足之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116075A公开的一种新型水泥灌浆带肋钢筋连接接头,其实质是一种采用轧制型钢铣削加工而成的半灌浆套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且抗震性能好的半灌浆套筒实用新型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抗震装配自锁式半灌浆套筒,包括套筒、钢管过渡段、自锁式钢骨架;
所述套筒包括非灌浆连接段和灌浆连接段;所述钢管过渡段的一段管体固定在非灌浆连接段内,另一段管体伸出非灌浆连接段外形成与第一待连接钢筋滚压连接的滚压段;
所述钢骨架包括纵向导向钢筋、倾斜钢枝、环向固定钢圈;多根纵向导向钢筋与多个环向固定钢圈固定形成圆柱形龙骨;多根所述倾斜钢枝沿龙骨环向放射性倾斜布置固定,其一端处于龙骨内,形成内倒刺,多根内倒刺围成供第二待连接钢筋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直径小于第二待连接钢筋的直径,另一端处于龙骨外,以形成外倒刺;外倒刺围成的轮廓直径大于灌浆连接段的内腔直径;
所述钢骨架插入灌浆连接段内后,外倒刺抵紧灌浆连接段内壁,通道与钢管过渡段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7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预应力锚具
- 下一篇:建筑保温网架板固定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