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便捷式采桑机夹持皮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7806.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0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蒙世崇;刘文波;邓加尊;黄晓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本体 本实用新型 传动辊体 便捷式 采桑 机夹 夹持 皮带 打滑现象 动力传动 驱动转动 夹持片 驱动齿 桑叶 套在 制备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便捷式采桑机夹持皮带,包括传送带本体,所述传送带本体外侧体面上结合有若干夹持片;所述传送带本体内侧体面上开设有驱动齿痕。本实用新型,在作业时通过套在传动辊体上,并由传动辊体驱动转动,动力传动强,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能对桑叶稳固夹持,夹持效果好,且效率高、质量轻、制备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捷式采桑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持便捷式采桑机夹持桑叶的夹持皮带。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桑蚕业也正逐步趋向自动化发展,在进行采桑中,目前已慢慢由手工采桑转变成使用采桑机进行采桑的替代,当前尤其是便捷式采桑机,以其轻便、高效的优势,颇受市场青睐。手持便捷式采桑机在进行采桑作业时,除了需要由割叶部件对叶柄进行切割,还需要由夹持皮带对桑叶进行夹持并对切割后的桑叶进行传送,以进行收集入袋,但当前使用的夹持皮带夹持效果不佳,影响整机工作效率。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夹持桑叶上夹持效果好、效率高、质量轻、成本低的适用于手持便捷式采桑机上的夹持皮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便捷式采桑机夹持皮带,包括传送带本体,所述传送带本体外侧体面上结合有若干夹持片;所述传送带本体内侧体面上开设有驱动齿痕。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与所述传送带本体上下两端端线相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本体上下两端之间的高度为10~30mm。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自所述传送带本体外侧体面至夹持片外端的长度为5~20mm,所述夹持片的厚度为1~10mm。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本体上下两端之间的高度为14mm。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自所述传送带本体外侧体面至夹持片外端的长度为8mm;所述夹持片与所述传送带本体接触的一端的厚度为2mm,所述夹持片外端的厚度为1.5mm,即所述夹持片的基部比其外端端部稍大些;所述夹持片的高度与所述传送带本体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片设有8片,相邻两片之间的间距为25~27mm。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本体与所述夹持片制备时由橡胶材料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本体内侧设有驱动齿痕,在进行驱动时,驱动辊体通过驱动齿直接对传送带本体进行动力输送,驱动力强不会出现打滑现象,同时加持片与传送带本体一体成型,与所述传送带本体一起传动,通过限定所述夹持片长度在8mm左右,厚度在2mm左右,能有效对桑叶进行夹持、夹持效果好,并使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加持片具有一定柔韧性,防止夹持片对桑树或桑叶本身造成刮伤。本实用新型夹持效果好、效率高、质量轻、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7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