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变型旋流发生器的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8154.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三一油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C02F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发生器 内腔体 外腔体 底部腔体 聚结板 聚结 油滴 变型 粘附体 腔体 含油污水入口 本实用新型 清洁水出口 顶部设置 体内部 旋流场 溢流口 粘合 壁面 外腔 弯折 油核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型旋流发生器的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包括外腔体和设置于外腔体内部的内腔体,与外腔体底部相连接的为底部腔体,底部腔体和内腔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出口的旋流发生器,内腔体的上部还安装有环形聚结板;含油污水入口设置于底部腔体的一侧;外腔体的顶部设置溢流口,且在外腔体的底部一侧还设置有清洁水出口。有益效果是,旋流发生器的弯折出口使内腔体中能够产生更稳定的旋流场,使得气泡和油滴在内腔体中进行更多的碰撞和粘合,有利于气泡和油滴的聚结和分离;环形聚结板具有聚结作用,气泡和油滴粘附体在内腔体中经过环形聚结板时,碰到壁面聚结形成更大的粘附体,利于油核与水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型旋流发生器的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里面,从采出液到最后含油污水排放或者回注,是通过一系列分离装置实现的,分离装置包括:三相分离器、水力旋流器、气浮装置、普通过滤装置、膜过滤装置等。
其中,气浮装置主要使用卧式重力气浮选装置、单腔体和两腔体的旋流气浮装置。卧式重力气浮选主要利用重力,轻相微小油滴和通入的微气泡进行结合,在重力作用下分离,这种分离需要较长停留时间,体积大,操作麻烦,不适用于设备要求紧凑的场合,比如海上平台,浮式采油船等。
一些旋流气浮装置的入口装置为直管切向入口,腔体为单腔体和内、外两腔体,分离效率主要靠停留时间来保证,与卧式重力气浮相比停留时间短很多,但是,微气泡和油滴混合后通过入口装置进入腔体,结构较简单,分离效果不是很好,不论从体积上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目前油田现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型旋流发生器的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旋流发生器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弯折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形式,弯折出口使内腔体中能够产生更稳定的旋流场,使得气泡和油滴在内腔体中进行更多的碰撞和粘合,粘附体体积增大,有利于气泡和油滴的聚结和分离;环形聚结板具有聚结作用,气泡和油滴粘附体在内腔体中经过环形聚结板时,碰到壁面聚结形成更大的粘附体,利于油核与水的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变型旋流发生器的紧凑型旋流气浮装置,包括外腔体和设置于所述外腔体内部的内腔体,与所述外腔体底部相连接的为底部腔体,所述底部腔体和所述内腔体相连接处设置多个出口的旋流发生器,所述内腔体的上部还安装有环形聚结板;含油污水入口设置于所述底部腔体的一侧;所述外腔体的顶部设置溢流口,且在所述外腔体的底部一侧还设置有清洁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旋流发生器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个弯折出口,所述弯折出口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多个所述弯折出口均位于同一旋转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弯折出口均为圆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环形聚结板为多层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混合液体在底部腔体中停留混合,微气泡进行释放与油滴悬浮物进一步混合粘附,为下一步油水分离提供更好的条件。
2、装置中的旋流发生器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弯折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形式,弯折出口使内腔体中能够产生更稳定的旋流场,使得气泡和油滴在内腔体中进行更多的碰撞和粘合,粘附体体积增大,有利于气泡和油滴的聚结和分离。
3、内、外双腔体结构设计,装置中产生内、外两级旋流,增大轻重相(粘附体和水)沉降加速度,提高沉降速度,经过两级旋流,使得粘附油滴的气泡更好的分离,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三一油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一三一油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8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除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淡海水两用的蛋白质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