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8833.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勤兴;林茂青;谢铿;陆舜;曾昭杰;林蔓琦;何秉哲;林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64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付费电能表 电能表箱 表箱 电线 信号采集端口 信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全系数 安全系统 布线空间 连接线路 平方毫米 占用空间 电能表 锰铜片 箱装 装机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是为解决现有预付费电能表箱装表占用空间大、安全系统降低的弊病而设计的,其在现有电能表箱的基础上增设采用锰铜片作为信号采集端口的信号采集装置,并将电能表箱内部的部分连接线路改为采用0.5平方毫米的电线线型,从而大大节省电线布线空间,提高单位体积表箱电能表装机数量,同时提高表箱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供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供电技术的进步,用电载荷的快速发展、用电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互联网+”的应用,预付费电能表、智能抄表系统应运而生。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供电部门提供了便利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装表占用空间大、安全系统降低的弊病。这是由于为应用上述技术,一般采用将多个电能表集中安装,而现有集中式安装电能表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直入式,即:总开关→分接盒→计量电表→用户开关,而其中由分接盒接入电能表的线路均采用6.0~25.0平方毫米电线连接方式,大大占用了表箱的空间,使得一般表箱只能装4~6个电能表且装机难度大,材料成本高;另一方面,大量电线集中安置在空间狭小的表箱中,也易因用电负荷增加而过度发热,从而导致表箱温度过高而发生短路甚至引发火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其能大大节省电线布线空间,提高单位体积表箱电能表装机数量,同时提高表箱的安全系数,节省材料成本,提高电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包括有箱体、输入控制开关、用户端零线接线盒、电能表端零线接线盒、多路输出接线装置、用户端输出开关以及电线,其中所述输入控制开关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控制电能表箱内部电力线路的通断,所述用户端零线接线盒用于将零线控制线连接到所述用户端输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表箱还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输入端、锰铜片连接件和用户分路连接端子,所述锰铜片连接件上设有信号采集端口,所述多路输出接线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输入控制开关的电力线路分成多路连接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的输入端,所述锰铜片连接件上的信号采集端口通过信号线连接到电能表,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的所述用户分路连接端子通过电线连接到所述用户端输出开关,所述电能表端零线接线盒通过信号线连接到电能表,所述电能表信号控制端口还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所述用户端输出开关的控制端口,用于控制所述用户端输出开关的分、合闸以及反馈所述用户端输出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信号。
优选地,所述锰铜片连接件上的所述信号采集端口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锰铜片连接件上的所述信号采集端口设置有3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大大节省电线布线空间,提高表箱利用率。由于连接到电能表的线路全部采用信号线,包括电能表端零线接线盒连接到电能表的线路,信号采集装置连接到电能表的线路,该信号线可采用0.5~0.75平方毫米的线型,与传统电线需采用6.0~25.0平方毫米的线型相比,表箱利用率可提高45%以上,材料成本可降低65%。原740×1050毫米规格的表箱能装6台电能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规格的表箱可安装9~12台电能表。原900×1050毫米规格的表箱能装12台电能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规格的表箱可安装20台电能表。
2、提高表箱的安全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表箱内大部分线路采用信号线,不会因集中布线及用电负荷提高导致电线升温发热,从而造成短路甚至引发火灾的危险。同时具有维修方便、安装简单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约式预付费电能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8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电表二次线移线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可远程操控电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