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温节能燃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8953.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帝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燃气装置 余温 加热水管 本实用新型 表面中心 有效定位 灶板 灶头 弹性固定带 活动连接有 温度显示屏 承载台 放置槽 固定孔 固定块 支撑腿 中心处 晃动 旋钮 灶架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包括灶板,所述灶板正表面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温度显示屏,所述灶板正表面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灶板正表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设置有灶头,所述灶板正表面中心处的两侧且位于灶头的外圈放置有灶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缺口、支撑腿、承载台、放置槽、固定孔、固定块和弹性固定带的配合使用,可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这样余温节能燃气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使得加热水管在灶板上容易出现晃动的状况,造成加热水管损坏,从而导致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温节能燃气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一如柴禾灶、煤油炉、煤球炉等等,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随着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现有的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造成加热水管出现晃动状况,容易使得加热水管损坏,从而导致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给余温节能燃气装置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具备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的优点,解决了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包括灶板,所述灶板正表面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温度显示屏,所述灶板正表面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灶板正表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设置有灶头,所述灶板正表面中心处的两侧且位于灶头的外圈放置有灶架,所述灶架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灶板的正表面且位于灶架内圈与灶头的外圈之间设置有加热水管,所述灶架正表面顶部的左侧开设有与加热水管配合使用的放置缺口,所述加热水管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正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加热水管配合使用的放置槽,所述承载台正表面的右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承载台正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背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孔配合使用的固定块,所述承载台背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灶板的正表面且位于加热水管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腿配合使用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水管的进水端从放置缺口的左侧进入灶架的内圈,所述加热水管的出水端从放置缺口的右侧出灶架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灶板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
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带正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底部贯穿弹性固定带并与承载台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与固定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灶架的高度大于固定套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缺口、支撑腿、承载台、放置槽、固定孔、固定块和弹性固定带的配合使用,可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这样余温节能燃气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加热水管进行有效定位,使得加热水管在灶板上容易出现晃动的状况,造成加热水管损坏,从而导致余温节能燃气装置出现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余温节能燃气装置的使用,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螺栓,可对弹性固定带进行有效定位,方便了弹性固定带的使用,通过支撑板,可对灶具进行有效支撑,方便了灶具的使用,通过承载板,方便灶板放置于较大的灶坑,方便了余温节能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帝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帝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8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