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尿管置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0221.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钟雯;李又空;胡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雯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管置入装置 导管 插接腔 内套杆 外套管 芯体 本实用新型 插入端 导尿管 扩张端 圆弧状倒角 驱动 圆滑 插入空间 二次伤害 变形的 可张合 外周面 内壁 尿道 适配 置入 医疗器械 收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导尿管置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尿管置入装置,包括有外周面圆滑的导管,该导管包括有插入端及驱动扩张端,其插入端具有圆弧状倒角,导管内设有由其驱动扩张端插入的可张合的芯体,芯体收缩后其外表面与导管的内壁的之间具有导尿管插入的插入空间,所述的芯体包括有外套管及插入到外套管内的内套杆,外套管中具有供内套杆插入的插接腔,该插接腔的横截面呈锥形,内套杆的横截面为与插接腔适配锥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止二次伤害、可对变形的尿道置入导尿管、操作方便的导尿管置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导尿管置入装置。
背景技术
当患者出现前列腺肥大或尿道损伤造成尿道变形无法正常排尿时,需要将导尿管插入到患者的尿道中,以此帮助患者排尿。
然而,尿道出现变形时,则导尿管很难插入到患者的尿道中。因此,对于尿道变形较为严重时,通常会放弃导尿管的置入,而直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术后恢复期较长,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因此,如何在尿道严重变形时,在不对患者的尿道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且方便的置入导尿管一直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二次伤害、可对变形的尿道置入导尿管、操作方便的导尿管置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尿管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周面圆滑的导管,该导管包括有插入端及驱动扩张端,其插入端具有圆弧状倒角,导管内设有由其驱动扩张端插入的可张合的芯体,芯体收缩后其外表面与导管的内壁的之间具有导尿管插入的插入空间,所述的芯体包括有外套管及插入到外套管内的内套杆,外套管中具有供内套杆插入的插接腔,该插接腔的横截面呈锥形,内套杆的横截面为与插接腔适配锥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可将芯体插设于导管内,然后将导管沿尿道口插入到患者的尿道内。导管插入端处圆弧状倒角的设置可防止在插入过程中对尿道造成二次伤害。由于插入时芯体中的内套杆处于外套管内,因此导管进入尿道内时具有扩张尿道的作用。然后将内套管由外套管中抽离,促使外套管与导管之间形成间隙,导尿管由该间隙处插入,最后依次将外套管及导管抽离。促使导尿管置于尿道内。不仅可防止插入时的二次伤害,同时也方便的将导尿管置于尿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管外设有刻度,且导管的外部轮廓呈锥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导管上的刻度知晓插入的深度,防止插入过度造成尿道的损害,将导管外部轮廓设置为锥形便于导管的插入,使插入过程更为顺畅,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芯体的内套杆相对于插入至外套管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环状的拉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手的设置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外套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其内部导通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使为了防止外套管内形成负压而导致内套管无法抽离以及外套管无法与导尿管抽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抽离内套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雯,未经钟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0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芯的中心静脉导管
- 下一篇:一种胃肠减压盘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