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及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0805.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袁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雪峰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董彬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筋 固筋 桩身 预制混凝土桩 套筒结构 钢筋笼 下端 桩尖 本实用新型 螺纹结构 限位端 上端 端头 箍筋 内圈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包括桩身Ⅰ和设置在所述桩身Ⅰ内部的钢筋笼Ⅰ,所述钢筋笼Ⅰ包括主筋Ⅰ和箍筋Ⅰ,所述主筋Ⅰ下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一固筋套Ⅰ,所述主筋Ⅰ上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一固筋套Ⅱ,所述固筋套一端具有能将主筋Ⅰ端头限制在其内的限位端,所述固筋套另一端的内径中具有螺纹结构,所述桩身Ⅰ下端还具有桩尖,所述桩尖与所述桩身Ⅰ连接处的一端的边缘位于多个第一固筋套Ⅰ围成的内圈的内侧。该预制混凝土桩具有方便对主筋施加预应力,同时节省主筋材料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楼层越来越高,对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的挠度、抗剪、弯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桩的扰度和抗剪切力,需要对桩身内的钢筋笼的主筋施加预应力,而为了便于将混凝土桩压入持力层,需要在桩的下端加工桩尖,以便于减少压入过程中的阻力和对桩进行导向。
现有混凝土桩的桩尖与桩身的连接处截面积与桩身的横截面积相等,使得在混凝土桩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桩的钢筋笼的主筋预留出一段距离,使得主筋的长度超过桩尖的侧面,对预留长度处的主筋进行固定并施加预应力,然后再向钢筋笼内注入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具有预应力的混凝土桩,在混凝土凝固后,需要将露出桩尖侧面的预留钢筋沿桩尖侧面进行切割。现有结构的混凝土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主筋进行切割,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切割工序,生产过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桩,该桩尖与桩身的连接处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主筋端部的固筋套围成的内圈面积,使得混凝土桩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与主筋连接的固筋套对主筋施加预应力,不再需要对主筋进行切割,节省了资源,同时简化了生产工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包括桩身Ⅰ和设置在所述桩身Ⅰ内部的钢筋笼Ⅰ,所述钢筋笼Ⅰ包括主筋Ⅰ和箍筋Ⅰ,所述主筋Ⅰ下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一固筋套Ⅰ,所述主筋Ⅰ上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一固筋套Ⅱ,所述固筋套一端具有能将主筋Ⅰ端头限制在其内的限位端,所述固筋套另一端的内壁上具有螺纹结构,所述桩身Ⅰ下端还具有桩尖,所述桩尖与所述桩身Ⅰ连接的一端的边缘位于多个第一固筋套Ⅰ围成的内圈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桩为方桩、管桩和竹节桩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Ⅰ内部设有连接桩尖和桩身Ⅰ的辅筋,所述桩尖端部还设置有桩尖钢靴,所述桩尖钢靴包括与所述桩尖的端面贴合的桩尖端板和与桩尖的侧面贴合的桩尖侧板,所述桩尖端板和桩尖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尖端板与桩尖侧板为冲压整体,所述桩尖侧板的内侧设有用于防止桩尖钢靴脱落的防脱卡角,所述防脱卡角为向内冲压形成的冲压角结构,所述防脱卡角的端部朝向桩尖端板一侧,所述桩尖端板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定位的螺纹孔;
一种预制混凝土桩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桩Ⅰ和预制混凝土桩Ⅱ;所述预制混凝土桩Ⅰ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制混凝土桩;所述预制混凝土桩Ⅱ包括桩身Ⅱ和设置在所述桩身Ⅱ内部的钢筋笼Ⅱ,所述钢筋笼Ⅱ包括主筋Ⅱ和箍筋Ⅱ,所述主筋Ⅱ下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二固筋套Ⅰ,所述主筋Ⅱ上端具有套筒结构的第二固筋套Ⅱ,所述固筋套一端具有能将主筋Ⅱ端头限制在其内的限位端,所述固筋套另一端的内壁上具有螺纹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桩Ⅰ与预制混凝土桩Ⅱ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桩Ⅰ与预制混凝土桩Ⅱ之间设置有机械接头,所述机械接头包括定位套、锁位卡簧以及锁紧导杆,所述定位套为套筒结构,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中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锁紧导杆包括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定位套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一固筋套Ⅱ和第二固筋套Ⅰ中的一个之内,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固定在第一固筋套Ⅱ和第二固筋套Ⅰ的另一个之内,所述卡合部上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中卡入锁位卡簧,当所述卡合部插入所述定位套中时,所述锁位卡簧的外径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中使得所述预制混凝土桩Ⅰ和预制混凝土桩Ⅱ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雪峰,未经袁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0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