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弹簧式隧道探测雷达托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0839.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平;彭玲阳;曾昭韦;陈金华;舒盛荣;李林;吴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刘锦霞 |
地址: | 3300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机构 探测雷达 本实用新型 过渡支架 双级弹簧 隧道探测 托盘装置 隧道顶 硬弹簧 弹簧 顶衬 雷达 恒定 蛇行 安装方便 表面检测 表面距离 弹簧组件 检测数据 隧道检测 机构能 检测车 接触力 软弹簧 压坏 硬顶 颠簸 不平 平整 保证 检测 | ||
1.一种双级弹簧式隧道探测雷达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部调高支承(1)、弹性自适应机构(2)、受载机构(3)和探测雷达(4);
所述底部调高支承(1)、弹性自适应机构(2)和受载机构(3)由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受载机构(3)通过弹性自适应机构(2)连接底部调高支承(1);
所述弹性自适应机构(2)包括有弹簧过渡支架(21)、若干个硬弹簧组件(22)和若干个软弹簧组件(23),所述硬弹簧组件(22)包括有硬弹簧导杆(221)和套设在硬弹簧导杆(221)上的硬弹簧(222),所述软弹簧组件(23)包括有软弹簧导杆(231)和套设在软弹簧导杆(231)上的软弹簧(232);所述弹簧过渡支架(21)位于硬弹簧组件(22)和软弹簧组件(23)之间,所述弹簧过渡支架(21)上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孔,所述硬弹簧导杆(221)的一端与底部调高支承(1)连接固定,所述硬弹簧导杆(221)的另一端穿过圆柱孔并活动连接弹簧过渡支架(21),所述软弹簧导杆(231)的一端与受载机构(3)连接固定,所述软弹簧导杆(231)的另一端穿过圆柱孔并活动连接弹簧过渡支架(21),所述若干个硬弹簧组件(22)均位于弹簧过渡支架(21)的中部位置,所述若干个软弹簧组件(23)均匀分布在硬弹簧组件(22)的两侧,所述硬弹簧导杆(221)和软弹簧导杆(231)均与弹簧过渡支架(21)上的圆柱孔间隙配合;
所述受载机构(3)包括有雷达托盘(31)、移动转向装置(32)和雷达固定装置(33),所述移动转向装置(32)和雷达固定装置(33)均设置在雷达托盘(31)上,所述探测雷达(4)通过雷达固定装置(33)安装固定在雷达托盘(3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弹簧式隧道探测雷达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调高支承(1)包括有底座(11)、堆砌块(12)、底盘(13)和若干个紧固装置(14),所述底座(11)、堆砌块(12)和底盘(13)由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底座(11)、堆砌块(12)和底盘(1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纵向滑槽,所述若干个纵向滑槽相互等间距排列,所述底座(11)、堆砌块(12)和底盘(13)上的纵向滑槽相互对应匹配;所述紧固装置(14)位于纵向滑槽内,所述底座(11)、堆砌块(12)和底盘(13)之间相互通过紧固装置(14)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弹簧式隧道探测雷达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转向装置(32)包括有四个万向轮,所述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在雷达托盘(31)顶部的四个边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弹簧式隧道探测雷达托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固定装置(33)包括有四组固定组件,一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Z型支架(331)、夹压螺钉(332)和防松螺母(333),所述Z型支架(331)的底部与雷达托盘(31)的顶部连接固定,所述Z型支架(331)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夹压螺钉(332)旋入Z型支架(331)顶部的螺纹孔并通过防松螺母(333)固定防松,所述探测雷达(4)通过四组固定组件的夹压螺钉(332)固定在雷达托盘(3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08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准信号阻抗匹配转换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地质雷达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