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288.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地址: | 3156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框 弹簧 壳体 内框 导电柱 端盖 内盖 本实用新型 上端 导电片 电池仓 电池锁 电池 螺旋状的卡 电池能耗 螺旋槽口 不导电 端口处 上端卡 外侧壁 卡条 凸起 相配 转动 容纳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锁结构,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内设有容纳电池的电池仓,电池仓底部设有弹簧和导电柱,弹簧不导电,导电柱位于弹簧内,且弹簧的顶端高于导电柱的顶端,端盖上设有导电片,端盖包括内盖、内框和外框,导电片位于内盖上,内盖安装在内框上,外框外套在内框上,内框外侧壁上设有凸起的且为螺旋状的卡条,壳体上端的端口处设有与卡条相配的螺旋槽口,外框与壳体上端卡接,内框位于外框与壳体上端之间,且内框可在外框内转动。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电池能耗,能提高电池的实际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锁结构。
背景技术
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中的原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因为这种化学电源装置其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所以叫做干电池,这是相对于具有可流动电解质的电池说的。干电池不仅适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照相机、电子钟、玩具等,而且也适用于国防、科研、电信、航海、航空、医学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十分好用。普通干电池大都是锰锌电池,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铵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防腐剂.最外层是金属锌皮做的筒,也就是负极,电池放电就是氯化铵与锌的电解反应,释放出的电荷由石墨传导给正极碳棒,锌的电解反应是会释放氢气的,这气体是会增加电池内阻的,而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锰就是用来吸收氢气的.但若电池连续工作或是用的太久,二氧化锰就来不及或已近饱和没能力再吸收了,此时电池就会因内阻太大而输出电流太小而失去作用.但此时若将电池加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它内部的聚集氢气就会受热放出或缓慢放出.二氧化锰也到了还原恢复,那电池就又有活力了。
干电池常用作手电筒照明、收音机等的电源,人们在用完手电筒或收音机后一般不会取出电池,而现有的手电筒或收音机内用于储放电池的电池仓不具有断电功能,储放在手电筒或收音机内的电池还是会持续的消耗电能;假若在用完手电筒或收音机后不让电池继续消耗电能,则需要将电池从手电筒或收音机内取出,而在下次使用的时,再将电池装入。但这频繁的拆装电池会让人感到麻烦。因此,需要对储放电池的电池仓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锁结构,该电池锁结构能够在不取出电池的情况下,减少电池能耗,提高电池的实际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锁结构,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容纳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的电池仓底部设有弹簧和导电柱,所述的弹簧不导电,所述的导电柱位于弹簧内,且所述的弹簧的顶端高于导电柱的顶端,所述的端盖上设有导电片,所述的端盖包括内盖、内框和外框,所述的导电片位于内盖上,所述的内盖安装在内框上,所述的外框外套在内框上,所述的内框外侧壁上设有凸起的且为螺旋状的卡条,所述的壳体上端的端口处设有与卡条相配的螺旋槽口,所述的外框与壳体上端卡接,所述的内框位于外框与壳体上端之间,且所述的内框可在外框内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盖侧部设有凸起的卡脚,所述的内框上设有与卡脚相配的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所述的内盖顶部设有呈十字状的卡手部和若干凹陷区域。在内盖上设置的卡手部,方便了内盖带动内框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少了电池能耗,能提高电池的实际使用时间。简单来说,电池装入电池仓后,装上端盖,弹簧抵在电池上,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没有被压缩,此时的电池并未与电池仓底部的导电柱接触,不进行通电。若要电池与电路通电,需要通过顺时针扭转内盖,使内框外侧壁的卡条与壳体上端的螺旋槽口卡合,内盖的位置下降,电池将弹簧压缩,使电池的底部与导电柱接触。将内盖逆时针旋转预定角度,就能实现电池与电路的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