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318.X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莹;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结构 显示装置 封装层 光学层 折射率 本实用新型 多层膜层 膜层 可见光波段 可见光 反射效果 依次层叠 偏光片 透过率 消减 上层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该封装结构包括封装层及光学层,其中,光学层包括依次层叠的折射率不全相同的多层膜层,且光学层中远离所述封装层最外侧的所述膜层的折射率最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结构通过在封装层上层叠设置折射率不全相同的多层膜层,且光学层中远离所述封装层最外侧的所述膜层的折射率最小的方式,实现了在有效消减可见光的反射效果的同时提高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了提高显示装置对比度以及利用封装结构替代显示装置的偏光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显示装置常常通过贴附偏光片的方式来解决环境光(即屏体入射光)对其显示效果的影响,以增强显示的对比度。然而,现有偏光片主要存在下述三方面缺陷。
具体地,第一方面,现有偏光片的透光率较低(透光率极值为50%),较低的透光率降低了显示屏的屏幕亮度,进而影响了现有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第二方面,现有偏光片的弯折性能较差,当偏光片应用到柔性显示装置时,弯折性能较差的偏光片极大限制了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第三方面,现有偏光片的厚度最小约为100μm,而柔性显示装置的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层的厚度约为8μm,因此,现有偏光片明显增加了柔性显示装置的厚度,较厚的偏光片对柔性显示装置的轻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中的偏光片对显示装置的弯折性能等参数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包括封装层及光学层,其中,光学层包括依次层叠的折射率不全相同的多层膜层,且光学层中远离所述封装层最外侧的所述膜层的折射率最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学层中的膜层的折射率在1.38至2.2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学层中远离所述封装层最外侧的所述膜层的折射率最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装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和有机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装层和光学层的总厚度在3300nm至3420n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学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到封装层的第一光学层、第二光学层、第三光学层和第四光学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至第四光学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46、1.62、2.25、1.3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至第四光学层的膜层材料分别为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氟化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至第四光学层的膜层厚度范围分别为80nm至100nm,70nm至90nm,100nm至130nm,80nm至100n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至第四光学层的光学膜层厚度依次为λ0/4、λ0/4、λ0/2、λ0/4,其中,λ0为中心波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层至第四光学层的膜层精确厚度依照公式nd=λ/4进行计算,其中,n为膜层的折射率,d为膜层的精确厚度,λ为入射光的波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封装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封装结构上的模组结构,模组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控结构、封装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彩反光刻字膜
- 下一篇:一种基于材料漫反射的导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