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5120.9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明;李甲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正奥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任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电控装置 臭氧 加压装置 增压气泵 装置壳体 出气口 电连接 进气口 体内 自动加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相连 自动化控制 按钮触发 高压臭氧 管道连接 启动增压 使用场景 一体设置 按钮 触发 气泵 加压 自动化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加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的臭氧发生器、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的增压气泵和与增压气泵和臭氧发生器均电连接的电控装置,装置壳体上还设有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出气口,装置壳体上设有触发电控装置的按钮。此臭氧加压装置将臭氧发生器与增压气泵相连,并通过与在装置壳体内一体设置的电控装置电连接来进行自动化控制,此装置通过按钮触发电控装置来同时启动增压气泵和臭氧发生器工作,并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加压后通过出气口输出使用,此装置能自动化稳定工作,维持高压臭氧供应的使用场景,此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加压装置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压力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臭氧消毒器等产品的核心部件,臭氧发生器在用于需要高压冲洗的使用场所时,往往不能实现高压供应,需要额外施加压力,或者手动挤压施压装置使用,不能平稳的供应于臭氧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能维持稳定高压的臭氧加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臭氧加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的臭氧发生器、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的增压气泵和与增压气泵和臭氧发生器均电连接的电控装置,装置壳体上还设有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的出气口,装置壳体上设有触发电控装置的按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臭氧发生器包括玻璃管、位于玻璃管外的外金属管、与玻璃管同轴设置的内电极,内电极的外径小于玻璃管的内径,在玻璃管与内电极间形成电离层,内电极上设有进气孔且两端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孔相通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内电极的两端设有环绕气体通道外周设置的胶塞,胶塞包括环绕气体通道的外周与气体通道外周密封的内密封部和环绕玻璃管外周与玻璃管密封的外密封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均为环形橡胶圈,内密封部与外密封部的外端密封连接并在内密封部与外密封部间形成玻璃管密封空间,胶塞的外密封部的内侧与玻璃管外壁间密封连接,且胶塞的内密封部的外周与玻璃管的内壁间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外金属管紧贴玻璃管固定,环绕外金属管还设有呈发散状设置的若干散热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装置壳体的内侧设有圆形容纳腔,臭氧发生器卡入圆形容纳腔内,并设有与圆形容纳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卡固臭氧发生器的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臭氧加压装置将臭氧发生器与增压气泵相连,并通过与在装置壳体内一体设置的电控装置电连接来进行自动化控制,此装置通过按钮触发电控装置来同时启动增压气泵和臭氧发生器工作,并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加压后通过出气口输出使用,此装置能自动化稳定工作,维持高压臭氧供应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壳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臭氧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臭氧加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和安装在装置壳体1内的臭氧发生器2、与臭氧发生器2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的增压气泵3和与增压气泵3和臭氧发生器2均电连接的电控装置4,装置壳体1上还设有与臭氧发生器2的输出端相连的出气口,装置壳体1上设有触发电控装置4的按钮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正奥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正奥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5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