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液晶模组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8049.X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杉婷;王博;林敏宏;吴哲;王玉年;沈思宽;刘海安;阳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液晶模组 导热胶 电视机 本实用新型 背板侧边 散热效率 使用寿命 依次层叠 长条形 螺钉锁 散热条 背板 侧边 导出 底端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液晶模组及电视机,其中,所述背光液晶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背板侧边上的导热胶以及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LED灯,其中,所述背板侧边与导热胶以及PCB板通过由外往里的螺钉锁附,所述PCB板底端设置在长条形散热条上。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可使得LED的热量更快导出,散热效率更高,从而延长背光液晶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减小背光液晶模组的侧边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液晶模组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背光液晶模组中,灯条与散热条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在这两种固定方式中,散热条均为“L”型,其中一种固定方式是灯条与散热条通过从里到外的螺钉锁附,另一种固定方式是灯条与散热条直接用导热胶粘贴。
图1为常规灯条与散热条通过螺钉锁附的固定方式,如图所示,灯条(包括LED和PCB板)与散热条通过螺钉锁附,螺钉在固定灯条的同时,其螺钉帽还可作为阻塞物,保证导光板与LED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螺钉导热性能较好,对应的螺帽处温度很高,与螺帽对应的导光板很容易被融化,影响视效。图2为目前常规灯条(包括LED和PCB板)与散热条通过导热胶粘贴的固定方式,该种固定方式中,若灯条或散热条的短“L”边平面度存在问题,则灯条与散热条之间势必会有间隙,而空气又是热阻很大的一种介质,这势必会影响灯条的散热进而影响背光液晶模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上述两种传统的固定方式,侧边由于有灯条基板厚度,散热条侧壁厚度及背板厚度,使用该固定方式目前能做到的最窄边框为12.5mm。另外,LED作为热源,热量先导给PCB板,再导到散热条的侧壁,由于该L型结构,热量传到侧壁后需要过转角才能继续往前传导,相较于热量不过转角的导热方式,这种热量的传导方式效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液晶模组及电视机,旨在解决现有散热条与灯条的固定方式导致液晶模组的散热效率低以及侧边厚度较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液晶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背板侧边上的导热胶以及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LED灯,其中,所述背板侧边与导热胶以及PCB板通过由外往里的螺钉锁附,所述PCB板底端设置在长条形散热条上。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长条形散热条一端设置有L型凹槽,所述PCB板底端与所述L型凹槽短边接触。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螺钉包括螺杆和螺钉头,所述螺杆的长度小于背板侧边与导热胶以及PCB板的厚度之和。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背板侧边与导热胶以及PCB板相应位置均设置有螺钉孔,其中,所述PCB板上的螺钉孔为盲孔。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液晶模组还包括设置在长条形散热条上的反射片。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液晶模组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的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
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其中,所述PCB板为铝基板。
一种电视机,其中,包括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液晶模组,所述背板侧边与导热胶以及PCB板通过由外往里的螺钉锁附,所述PCB板底端设置在长条形散热条上;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可使得LED的热量更快导出,散热效率更高,从而延长背光液晶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减小背光液晶模组的侧边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液晶模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8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