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8452.2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邓莹;王浩渺;陈玉玺;张馨文;陈渴馨;张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泡盒 底座 滑轮 溶蚀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块 卯榫结构 出水管 浸泡液 底板 长方体结构 混凝土试件 应用范围广 底座底面 开度控制 移动过程 固定杆 进水管 中空的 倾覆 底面 顶面 阀门 翻倒 榫槽 榫头 回收 试验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包括浸泡盒和底座,浸泡盒底面设有榫槽,底座的顶面设有榫头,浸泡盒与底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浸泡盒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底座底面设有滑轮,浸泡盒通过底座的滑轮可自由移动。利用进、出水管实现浸泡液的快速注入与回收,调整阀门的开度控制浸泡液的流速和流量,渗透盒与底座通过卯榫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利用底座的滑轮进行自由移动,并且盒内的固定杆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试件在移动过程当中发生倾覆或翻倒,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试验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拟试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和普遍的结构形式,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然而,混凝土在服役期间受化学物质溶蚀作用是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已有混凝土结构物的损伤甚至失效破坏都与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混凝土工程由于其结构性能提前劣化、使用功能与承载能力下降而宣告提前退役。这些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或重建又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抗溶蚀性能对提高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混凝土的溶蚀性能的科学的试验测试方法是测试结果准确的保障,同时也可以更有效指导混凝土其它相关性能的研究。
水工混凝土长期与水接触不可避免地发生溶蚀,溶蚀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即C-S-H凝胶),导致混凝土基体内部孔隙率增加,强度随之下降,混凝土的结构发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使其性能劣化。自然溶蚀过程非常缓慢,由于混凝土的溶蚀性破坏主要由混凝土内部的氢氧化钙溶解,即钙离子的析出所导致,如果离子移动的速度决定了溶解速度,那么加快离子的运动速度就可以加快溶解速度,故实验室中一般通过水压力法、化学试剂法等加速方法取得与自然条件类似的衰变环境来实现这一结果。
化学试剂法是利用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容易和某些酸类或盐类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从而达到溶蚀的目的。实验室当中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将混凝土块浸泡装有一定浓度的某些酸类或盐类溶液的容器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收集浸泡的溶液,通过化学滴定的方法测定浸泡溶液当中钙离子的浓度。以此来反映混凝土试件遭受溶蚀的程度。现阶段进行化学试剂法所使用的容器需要的人工操作步骤比较冗长而且单一,向溶蚀实验的容器内添加以及回收浸泡液比较繁琐,传统的溶蚀装置进行一次试验必须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由于效率较低,也不利于试验连续操作,而目前市场上缺乏专门对混凝土进行溶蚀试验的装置。鉴于此,设计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混凝土溶蚀试验中操作复杂、耗时间长以及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而且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试验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块溶蚀试验装置,包括浸泡盒和底座,浸泡盒底面设有榫槽,底座的顶面设有榫头,浸泡盒与底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
所述的浸泡盒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的底座底面设有滑轮,浸泡盒通过底座的滑轮可自由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的底端面与浸泡盒的顶面配合接触,对浸泡盒进行密封。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浸泡盒内部空腔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两端与浸泡盒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浸泡盒内侧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浸泡盒后端面上设有推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底面设有三个以上的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8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温湿度特性实验柜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便携式滑动阻力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