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均匀分钢球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0798.6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4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华;朱亚男;顾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轴承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18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球 分隔筋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圆环 轴向游隙测量 本实用新型 测量效率 弧形凹槽 均匀受力 纵向布置 分球槽 相向面 均布 轴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均匀分钢球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均布在圆环底部的若干纵向布置的分隔筋,每个分隔筋的两侧分别设弧形凹槽;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筋的相向面之间形成分球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把轴承中的钢球均匀分开,使每粒钢球均匀分布、均匀受力,解决了因钢球分布不均而导致轴向游隙测量有误差的问题,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提高了测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均匀分钢球模。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变速箱用传动齿轮一般均采用的斜齿型齿轮,其齿轮啮合时轴上的支承轴承同时会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当工作载荷较大而单列深沟球轴承又无法承受时,一般采用在齿轮轴的两端装圆锥滚子轴承,而圆锥滚子轴承存在结构相对较大、极限转速相对较低和必须成对使用的问题。而采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不需要成对使用就能够承受交变的轴向力,同时,还适用在转速较高的场合。
参见图3,在轴承内、外圈装上钢球合套后,钢球组在圆周方向处于一种无序的分布状态,钢球与钢球之间的间距大小不一,这一现象会造成钢球在测轴向游隙时,因受力点不均匀,从而影响测轴向游隙的精度,测量结果容易产生误差。
如何解决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在装配过程中测轴向游隙时的误差问题,是目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所遇到的难题:1、如果在测轴向游隙时采用不带锁口的非产品实际用的保持架来使钢球均匀分布,下侧的保持架会脱出,不仅起不倒均匀分钢球的效果,同时会干扰测量结果。2、而如果采用带锁口的产品用保持架,一旦测得轴向游隙不合格,带缩口的保持架拆卸很困难,也容易造成保持架的拆卸损伤,导致拆卸后的保持架只能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结构简单的钢球模就能够把轴承中的钢球均匀分开,使每粒钢球均匀分布、均匀受力,解决了因钢球分布不均而导致轴向游隙测量有误差的问题,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均匀分钢球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均布在圆环底部的若干纵向布置的分隔筋,每个分隔筋的两侧分别设弧形凹槽;任意相邻的两个分隔筋的相向面之间形成分球槽。
所述分球槽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待分离钢球为间隙配合。
所述圆环的外径小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的内径,圆环的内径大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的外径。
所述分球槽的数量等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中钢数的数量。
所述分隔筋的底端两侧分别对称设置倒斜角形成斜面,分隔筋的底端形成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把轴承中的钢球均匀分开,使每粒钢球均匀分布、均匀受力,解决了因钢球分布不均而导致轴向游隙测量有误差的问题,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设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分隔钢球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A-A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轴承总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轴承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0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