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1520.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喜;杨光;刘安平;宋仁杰;钱民;喻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可固定 造瘘口 扩张装置 叶片 使用安全性 手柄 手柄中部 肠造瘘 肠道 铰接 近端 损伤 垂直 狭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包括两片弧形扩张叶片,所述弧形扩张叶片的近端垂直设有两个手柄,所述手柄中部铰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扩张时力度均匀,不易对肠道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可固定,且固定之后可持续扩张,克服了现有肠造瘘术造瘘口狭窄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肠造瘘术是胃肠外科疾病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是指因治疗需要,人为将肠道开口,使其与腹壁相通的手术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进行营养液灌注,肠道减压(临时性造瘘或永久性造瘘),排泄肠内容物等。肠造瘘术发展至今已有100余年,仍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但肠造瘘术临床仍存在不足,临床观察中发现长期造瘘患者造瘘口狭窄,狭窄后易造成肠梗阻,这与患者造瘘口早期局部未形成牢固疤痕、腹壁肌肉收缩导致瘘口变窄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及愈合,常需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病程及负担。因此,针对现有的肠造瘘术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造瘘口扩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可固定,以克服现有的肠造瘘术造瘘口狭窄的不足。
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包括两片弧形扩张叶片,所述弧形扩张叶片的近端垂直设有两个手柄,所述手柄中部铰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弧形扩张叶片的远端设有锥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扩张叶片和所述锥部上均设有若干圆形或条形通孔。
为便于固定该扩张装置,所述弧形扩张叶片近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弧形扩张叶片与所述手柄连接处的下端。
为防止扩张完成后的收缩,所述手柄上设有卡尺,所述卡尺中部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卡尺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手柄上,另一端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另一个手柄的相应位置,所述螺杆可沿弧形通孔移动。
为便于观察扩张的进度,所述卡尺上设有刻度和刻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扩张叶片的近端出口处设有集污袋,所述集污袋的开口一部分固定在一片弧形扩张叶片近端的出口处,另一部分可套在另一片弧形扩张叶片近端的出口处。
为便于固定集污袋,所述弧形扩张叶片的近端出口处设有向外翻转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扩张时力度均匀,不易对肠道造成损伤;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固定环,可用固定带将该扩张装置固定于腹部,固定之后可持续扩张,方便实用;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克服现有的肠造瘘术造瘘口狭窄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弧形扩张叶片、2-锥部、3-通孔、4-固定环、5-凸台、6-手柄、7-卡尺、8-弧形通孔、9-螺杆、10-螺母、11-集污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可固定的造瘘口持续扩张装置,包括两片弧形扩张叶片1,所述弧形扩张叶片1的近端垂直设有两个手柄6,所述手柄6中部铰接在一起。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弧形扩张叶片1的远端设有锥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1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口排便防压防脱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失禁病人用的尿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