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2770.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皮琳;周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宜曼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机构 进料工位 料桶 本实用新型 收料装置 感应器 收料 出料输送机构 工作效率 控制系统 塑胶产品 下游方向 下游位置 上游 检测料 指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料装置,包括进桶输送机构、第一感应器、出桶输送机构及推桶机构,进桶输送机构用于将置于其上的料桶往下游的进料工位输送;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料桶是否已进入进料工位;出桶输送机构的上游与进桶输送机构下游的进料工位相邻,当料桶从进料工位进入其上游时,出桶输送机构将料桶往其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一个桶位,而进桶输送机构则继续往进料工位输送料桶;推桶机构可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已装塑胶产品的料桶从所述进料工位推至出料输送机构的下游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人工收料的频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收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胶产品成型后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在注塑机上成型后,需对其进行收集。现有的做法是,在注塑机的出料口处安装产品流道,并在产品流道的下方位置放置一个料桶(或料箱),当塑胶产品从注塑机的出料口滑出后,经产品流道滑落至料桶中。在预定时间(例如两小时)后,料桶基本装满塑胶产品,此时,需工作人员,将装满塑胶产品的料桶收走,并在产品流道下方放置空的料桶继续接收塑胶产品,此方式虽基本能满足塑胶产品的收料工作,但每装满一桶就要人工进行换桶并收料的操作方式,需占用较多的人力,存在效率低,收料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收料装置,旨在提高收料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料装置,包括:
进桶输送机构,所述进桶输送机构用于将置于其上的料桶往下游输送,且当料桶停于进桶输送机构下游的进料工位时,料桶位于产品流道的下方,供经产品流道滑落的塑胶产品落入其内;
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检测料桶是否已进入进料工位,当第一感应器检测到料桶已进入进料工位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料桶;
出桶输送机构,所述出桶输送机构的上游与进桶输送机构下游的进料工位相邻,当料桶从进料工位进入其上游时,出桶输送机构将料桶往其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一个桶位,而进桶输送机构则继续往进料工位输送料桶;
推桶机构,所述推桶机构可根据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将已装塑胶产品的料桶从所述进料工位推至出料输送机构的下游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感应器和进桶输送机构的配合实现空的料桶的自动送桶操作,通过推桶机构和出桶输送机构的配合实现盛装塑胶产品的料通的输出操作,工作过程中,进桶输送机构先将多个空的料桶依次往进料工位输送,当有空的料桶完全进入进料工位时,被第一感应器检测到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感应器反馈的检测信息控制进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空的料桶,此后,塑胶产品经产品流道落入进料工位的空的料桶中,且控制系统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系统向推桶机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并使推桶机构将进料工位的已盛装塑胶产品的料桶推至出桶输送机构的上游位置,并由出桶输送机构将其向下游方向输送至少一个桶位(即至少一个料桶外径的位移),而推桶机构复位,同时,控制系统控制进桶输送机构重新启动,并将其上的空的料桶输向进料工位,进行下一个空的料桶的收料操作,并如此重复操作至出桶输送机构上的已盛装塑胶产品的料桶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后,再通过人工将出桶输送机构上的已盛装塑胶产品的料桶一次性收走,显然,本实用新型收料装置可减少人工收料的频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收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去挡板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去挡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宜曼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宜曼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2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收料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卸料的运输装置